2025-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的規模在 2024 年為 1,763 億美元,預計到 2037 年將超過 3,753 億美元,在預測時間表(即 2025 年增長率為 2037 年)。 2025 年,小分子免疫調節劑的產業規模預計為 1,877 億美元。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發炎性腸道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2024 年 9 月,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發布的來自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協會的數據估計,全球有超過 290 萬人、美國有近 100 萬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這推動了免疫調節劑療法的使用不斷增加。例如,根據 MedlinePlus 的報告,2022 年 1 月,西歐和北美的克隆氏症發生率最高,每 10 萬人中有 100 至 300 人患有克隆氏症。此外,超過 50 萬美國人患有克隆氏症,免疫調節劑治療變得越來越必要。
此外,小分子的產生得益於免疫途徑調節的高精度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成本效益以及可擴展生產等其他優勢。此外,下一代免疫調節劑在腫瘤學和自體免疫疾病的臨床試驗也預測其治療應用將會增加。例如,2025 年 2 月,Biocon 和 Equillium, Inc 今天宣布了評估伊托珠單抗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 (UC) 的 2 期研究的陽性頂線結果。內視鏡緩解是重要的次要終點,伊托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和安慰劑的緩解率分別為 16.7%、16.7% 和 6.7%。

小分子免疫調節劑產業: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聯合治療潛力:聯合治療的採用率不斷提高,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並增加了自體免疫疾病、腫瘤和發炎的治療替代方案,是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的主要市場驅動力。例如,2023 年 10 月,NexImmune、耶魯大學和 JDRF 之間的研究擴展到探索使用 NexImmune 的 AIM 奈米顆粒。根據 NexImmune, Inc. 發布的聲明,這項研究與抗 CD3 mAb 聯合進行,旨在預防、根除或替代糖尿病抗原特異性 T 細胞。 聯合療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抗藥性,並透過協同機制實現廣泛的臨床應用,從而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 策略性產品組合擴張: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的關鍵成長動力是讓公司能夠實現產品組合多樣化並增強競爭地位。新推出的免疫調節藥物,包括針對免疫系統特定途徑的特異性藥物,可以幫助製藥公司滿足不斷擴大的治療適應症範圍,從而提高市場份額。例如,2023年3月,輝瑞公司和Seagen公司宣布達成最終合併協議。輝瑞斥資 430 億美元的企業總價值收購了 Seagen,這是一家尋找、開發和銷售革命性癌症藥物的全球生物技術公司。
挑戰
- 智慧財產權和專利問題: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將受到更多智慧財產權和專利問題的困擾。隨著此類療法出現在免疫相關疾病的視野中,這就要求更需要保護這些專有技術。專利問題,尤其是範圍和專利有效性問題,成為阻礙全面進入市場的主要延誤。因此,這阻礙了創新,也增加了開發成本。專利到期、仿製藥競爭以及一些潛在侵權風險的複雜性造成了非常複雜的競爭格局。
- 高昂的研發成本和失敗風險:昂貴的研發成本和高失敗率是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面臨問題的兩個主要原因。這是非常昂貴的,因為需要進行更多的臨床前或臨床測試,因此需要經過多年的艱苦測試才能最終確定其使用和安全案例。因此,在這種免疫調節情況下,臨床試驗的失敗率可能很高,如果不成功,可能會導致經濟損失,並延遲將產品推向市場。這種財務壓力和監管審批的不確定性使公司在創新和永續投資之間面臨不穩定的平衡。
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主要見解
基準年 |
2869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6.5%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 年) |
1763億美元 |
預測年份市場規模(2037) |
3753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小分子免疫調節因子細分
產品(一次性、可重複使用)
由於對方便、經濟高效且安全的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到 2037 年,一次性細分市場將佔據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份額超過 62.5%。例如,2022 年 5 月,注射 Nemvaleukin alfa 可以在至少 6 個月內阻止腫瘤生長或引起一定程度的縮小。根據由紐約大學朗格健康中心及其 Perlmutter 癌症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員領導的最新國際 1/2 期研究,22 名晚期腎癌患者中,有 4 人(18%)有可能患有這種疾病。研究人員發現,藥物組合使自然殺手細胞和 CD8 T 細胞增加 10 倍,這些細胞是高度專業化的免疫細胞,已知可以對抗癌症。
申請(大腸直腸科、胸腔科、骨科、眼科、神經外科、心臟外科、婦科)
預計到 2037 年,骨科領域將主導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這主要歸因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和發炎性疾病的盛行率較高。這種免疫調節劑非常重要,因為它們調節免疫系統的活性,從而防止發炎和關節障礙。例如,2024 年 1 月,Enovis 收購了 LimaCorporate S.p.A.。透過整合 Lima 的產品組合(包括 3D 列印小梁鈦植入物和徹底的肩部修復產品),在國際骨科重建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對全球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細分市場:
產品 |
|
應用 |
|
最終使用者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小分子免疫調節劑產業 - 區域概要
北美市場統計
預計到 2037 年,北美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的收入份額將超過 49.7%,從而促進合作夥伴關係和投資組合專業知識的交流。例如,2024 年 8 月,Mallinckrodt plc 和 CVC Capital Partners 宣布已達成最終協議1,CVC Capital Partners Fund IX 將以 2,500 萬美元收購 Therakos 公司,並明確了具體的對價金額。
美國由於監管機構的順利批准,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可能會在預計的時間內呈現顯著的成長機會。例如,2024年1月,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揭露的數據,2023年FDA核准了55種新藥,與前五年平均每年核准53種藥物一致。因此,2023 年在 FDA 收穫系列中排名第二,獲得 59 項批准,僅次於 2018 年。單株抗體 (mAb) 已獲得驚人的 12 項批准,使今年成為此類藥物最引人注目的一年。 2023年,有5種蛋白質和酵素獲得批准,數量與2022年相同。
由於營運效率提高,同時維持高品質的患者護理,加拿大的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正在顯著成長。此外,數據驅動的客製化和技術改進正在塑造醫院定製手術套件的未來。例如,2025 年 2 月,英格翰勃林格加拿大公司宣布加拿大衛生部批准了 SPEVIGO,這是一種新型選擇性抗體,可阻斷免疫系統白細胞介素 36 受體 (IL-36R) 的激活,這是一種與 GPP 相關的信號通路。
亞太市場分析
亞太地區的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正在日益受到關注,預計將實現利潤豐厚的增長。隨著對門診護理和患者快速康復的日益重視,門診手術診所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它為傳統的醫院手術提供了一種方便且負擔得起的替代品。此外,客製化試劑盒以滿足特定要求在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
由於臨床試驗的改進,印度的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預計將大幅成長。這些努力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門診環境的有效性和資源利用,保證 ASC 能夠獲得一系列手術的某些工具和材料。例如,2024年9月,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CMR)與其網路下的幾家申辦者正式簽署了一期臨床試驗協議備忘錄(MoA)。這些協議標誌著四種有前途的分子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始。
由於生產設施的擴張以促進研發,中國的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正在呈現顯著的成長機會。例如,2023年6月,為完善CDMO服務,博騰藥業在上海設立了小分子平台總部,該總部擁有兩棟獨立建築,面積超過26英畝。該建築佔地 22,000 平方米,擁有最先進的實驗室和各種化合物的合成設施。

主導小分子免疫調節劑領域的公司
- 3M
- 公司概覽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業務
- SWOT 分析
- Medline Industries, Inc.
- 泰利福公司
- 波士頓科學公司
- BD(Becton、Dickinson 與 Company)
- 歐文斯和Minor, Inc.
- Mölnlycke 醫療保健
- 康德樂 (Cardinal Health), Inc.
- B. Braun Melsungen AG
- Halyard Health, Inc.
- 史密斯侄子有限公司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 Mölnlycke Health Care AB
- 強生公司約翰遜服務公司
小分子免疫調節劑市場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因為併購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是小分子免疫調節劑開發公司投資組合的上升趨勢。例如,2022 年 12 月,禮來公司和 Sosei 集團公司合作識別、創造和銷售小分子,這些小分子可以改變與糖尿病和代謝紊亂相關的新 G 蛋白偶聯受體標靶。這種策略聯盟使組織能夠增強研發能力、將新技術引入業務並提高市場地位。
以下是一些主要參與者的清單:
In the News
- 2024 年 2 月,NeoPhore Limited 從新投資者那裡獲得了 1220 萬美元,用於擴大其小分子藥物管道並推進藥物發現。
- 2023 年 8 月, 強生公司強生旗下楊森製藥公司的 TALVEY 獲得 FDA 批准,這是一種一流的雙特異性療法,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多次治療的成年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 2022 年 6 月,Merck KGaA 子公司MilliporeSigma 建立了一座耗資 6,500 萬美元的高效能活性藥物成分 (HPAPI) 製造工廠。此次收購旨在專注於癌症治療。
作者致谢: Radhika Pawar
- Report ID: 7151
- Published Date: Feb 17,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