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排放控制技術市場的規模在 2024 年為 1,591 億美元,預計到 2037 年將達到 4,221 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 2025-2037 年)複合年增長率為 7.8%。 2025 年,排放控制技術的產業規模將達到 1,714 億美元。
由於減少汽車溫室氣體排放的嚴格環境法規,汽車製造商正在部署複雜的排放控制系統。在全球範圍內,各國政府正在實施嚴格的排放法規來解決空氣污染問題,這導致製造商在車輛中安裝了柴油顆粒過濾器、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和催化轉換器等技術。 2024 年 3 月,美國拜登-哈里斯政府實施了嚴格的新車排放法規,以消除超過 70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由於監管要求,催化轉換器和顆粒過濾器等車輛減排技術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投資,這些技術涵蓋了所有車輛類型,包括傳統車輛、混合動力車輛和電動車輛。該行業越來越多地在柴油應用中採用選擇性催化還原 (SCR) 系統,因為它們能夠滿足新興的環境品質標準,並且該技術可藉助柴油機廢氣處理液減少排放,從而產生無害的氮氣和水。

排放控制技術市場: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對氣候變遷的認識不斷提高:對氣候變遷和空氣污染的認識不斷提高,正在推動各行業採用碳捕獲技術等技術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利用支持全球淨零目標的企業永續發展措施正在推動各行業的企業利用排放控制技術來滿足不斷變化的環境法規。碳捕獲和封存 (CCS) 技術因其能夠捕獲工業運營、發電廠和煉油廠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並安全地封存它們而脫穎而出。
越來越多的公司利用CCS技術來減少碳排放,進而顯著保護環境。 2025 年 3 月,貝克休斯與 Frontier Infrastructure 合作,在懷俄明州建造了 Sweetwater 碳儲存中心,以利用現代監測系統和壓縮技術加強二氧化碳封存。此次合作代表了業界對大規模 CCS 工作的興趣不斷擴大,因為它強調了向無碳工業運作的過渡。該計畫依靠最先進的監測技術,在滿足監管規範的同時保持長期儲存穩定性,從而為全球同行樹立了典範實踐。
- 將人工智慧融入排放控制技術:隨著對基於人工智慧的排放監控控制系統的投資不斷增加,工業轉型不斷加速,從而實現了排放的即時追蹤能力。政府制定的先進環境法規正在促使各行業使用支援物聯網的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技術來實現最佳營運管理。人工智慧感測器提供可靠的自動監控功能,使企業能夠強有力地識別污染源並有效減少其影響。企業正在進行合作,並從人工智慧平台中受益,這些平台可以緩解排放模式並預測潛在的監管違規行為,以便他們能夠採取主動措施。例如,2023 年 1 月,Converge 與 DEWALT 合作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的系統和感測器,以降低碳排放。透過這種合作關係,這些公司獲得了即時監控功能,可以優化材料使用,同時限制碳排放。
挑戰
- 初始成本和維護費用高昂:排放控制技術的高成本以及持續的維護費用是其廣泛實施的主要限制因素。選擇性催化還原 (SCR) 和柴油顆粒過濾器 (DPF) 等技術作為碳捕獲解決方案的實施要求中小企業增加成本,從而造成可近性挑戰。用於 SCR 的催化劑和尿素的採購以及感測器維護成本給營運帶來了巨大的財務負擔。注重成本效益的企業因支出過高而不願購買減排技術,限制了產業擴張。
- CCS 技術的基礎設施有限:由於基礎設施不足,碳捕集與封存 (CCS) 技術的採用面臨限制,阻礙了大規模部署。二氧化碳運輸費用較高,而儲存二氧化碳需要特定條件的地質地層,且無法充分評估長期安全風險,降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由於政府未能為 CCS 專案擴張提供足夠的激勵計劃和資金,CCS 專案的部署正在緩慢進行。政策支持不足,再加上資金限制,需要改進,因為這限制了該技術目前的使用,從而限制工業排放以應對全球暖化。
排放控制技術市場:主要見解
基準年 |
2024年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7.8%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 年) |
1591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4221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排放控制技術細分
技術(柴油顆粒過濾器、汽油顆粒過濾器、柴油氧化催化劑、選擇性催化還原、廢氣再循環)
預計到 2037 年底,柴油顆粒過濾器領域的排放控制技術市佔率將超過 50.3%。政府和環保機構對柴油顆粒過濾器執行嚴格的標準和法規,要求製造商在其車輛中添加 DPF,以滿足監管要求。 DPF 技術的全球實施得益於政府和非政府實施的法規。
此外,人們對空氣品質及其對健康影響的認識不斷增強,對更清潔、更友善的柴油引擎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消費者和產業越來越重視永續實踐,這推動了 DPF 的生產和使用,以控制有害排放。隨著企業支持全球改善空氣品質和公共衛生的努力,有利於環境最佳實踐的措施也促進了細分市場的成長。
燃料種類(汽油、柴油)
由於將柴油與乙醇等替代燃料物質結合的雙燃料系統,排放控制技術市場中的柴油細分市場預計將穩步增長。例如,2024年7月,淡水河谷、小松和康明斯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開發雙燃料計劃,重點是將830E和930E柴油卡車改造為能夠使用乙醇-柴油雙燃料系統的引擎。透過此次合作,重型車輛減排工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支持了淡水河谷 2030 年的碳減排目標,並證明了該行業致力於永續商業實踐的決心。
我們對全球排放控制技術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細分市場:
技術 |
|
燃料類型 |
|
結束使用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排放控制技術產業 - 區域範圍
北美市場
在排放控制技術市場中,由於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基於氫的替代燃料技術,到 2037 年,北美市場的收入份額預計將超過 46.1%。一些產業正在轉向氫燃燒引擎、燃料電池和生物燃料,以部署創新的排放控制系統進行開發。此外,國家層級採取的環保政策正加速各產業實施先進的減排技術。
美國美國環保署正在加強汽車發電和製造業的排放法規,這就產生了對先進顆粒過濾器和低氮氧化物燃燒技術等創新解決方案的需求。 Amazon、Meta、Microsoft 和 Google 等主要科技公司正在利用其技術資源為其營運(尤其是與資料中心相關的營運)開發ahref="https://www.researchnester.com/tw/reports/carbon-capture-and-storage-market/936">碳擷取與儲存解決方案。 2024 年 12 月,Meta 與 Entergy 尋求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碳捕獲合作夥伴關係,以減少新天然氣工廠的排放。這項 100 億美元的融資計畫旨在透過勞動力發展和基礎設施擴張來恢復路易斯安那州東北部的經濟基礎,從而帶來顯著的區域發展。
由於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大量投資,加拿大的排放控制技術市場正在穩步成長。加拿大成長基金和 Strathcona Resources 於 2024 年 7 月合作,投資高達 20 億美元,在薩斯喀徹溫省和艾伯塔省油砂設施開發碳捕集和封存基礎設施,目標是在這些地區減少碳排放和創造就業機會。該國的排放控制技術正透過加強獎勵措施獲得政府額外的支持,推動各產業實施先進的排放控制系統。透過稅收抵免、投資和監管支持,企業正在加速在製造、運輸和能源領域應用低排放技術,從而創造一個更永續的工業環境。
亞太市場分析
由於各國政府財政支持的實施,預計亞太地區的排放控制技術市場將在預測期內大幅擴張。碳市場的成長正在推動各行業選擇更清潔的技術。例如,該地區許多企業正在創建清潔碳交易平台,並推動產業參與排放交易,作為減排舉措的一部分。透過監管和經濟激勵措施,該地區的各行業正在推動採用先進的污染控制系統,從而建立可持續的工業區。
由於地方政府採用了監管標準,中國排放控制技術市場正在穩步增長。國六汽車標準的推出和更嚴格的工業排放要求正在推動各行業購買優質、先進的排放控制解決方案。隨著政府環境標準越來越嚴格,高效能顆粒過濾器和污染減排系統以及觸媒轉換器的採用在汽車動力和製造業中迅速成長。
印度的排放控制技術市場正在穩步擴張,這要歸功於排放交易制度的實施,該制度為各行業提供了經濟優勢,並迫使他們透過排放許可證交易培育更清潔的技術。該國的公司正在推出創新和進步來抑制排放。例如,2024 年 3 月,Intangles Lab Pvt.有限公司推出了商用車產業的人工智慧柴油顆粒過濾器解決方案,以提高引擎性能和燃油效率。中國對國際氣候協議的遵守也加速了各行業透過實施更好的污染減排技術來升級排放控制系統。

主導排放控制技術市場的公司
- DCL 國際公司
- 公司概覽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業務
- SWOT 分析
- 優美科、天納克公司
- CORMETECH
- 清潔柴油技術公司
- 科萊恩
- 康寧公司
- 巴斯夫歐洲公司
- AeriNox
- 莊信萬豐
由於主要參與者對產業中先進技術的整合,排放控制技術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迅速演變。他們專注於推進現有技術並開發新技術,以滿足嚴格的監管規範和消費者需求。這些主要參與者正在採取多種策略,例如併購、合資、合作和推出新產品,以增強其產品基礎並鞏固其市場地位。以下是全球排放控制技術市場中的一些主要參與者:
In the News
- 2024 年 7 月,埃克森美孚和 CF Industries簽訂了 CCS 協議,從 2028 年開始每年運輸和永久儲存 50 萬噸二氧化碳。此外,埃克森美孚開始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貝敦的綜合設施中設計一座專門生產低碳氫化合物的大型工廠,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工廠低碳氫化合物項目。
- 2023 年 2 月,Orica 與 Cognizant 合作開發了一個能夠報告溫室氣體排放的數位平台。此次合作旨在透過敏捷方法提供 ESG 資料策略,提供 1 類和 2 類溫室氣體排放的即時報告和預測。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7342
- Published Date: May 02,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