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線控驅動市場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7
線控驅動市場規模預計將成長超過 432.4 億美元,2025 年至 2037 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 7.9%。
由於車輛先進安全和控制系統的需求不斷增加,線控駕駛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策略發展是這些系統流行的原因,因為它們提供了更好的整合和更多的功能來滿足現代汽車的需求。減少機械連接數量所帶來的環境效益以及燃油效率的潛在提高是其他重要的驅動因素。消費者對更好駕駛體驗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上汽車產業不斷創新,進一步創造了利潤豐厚的市場成長機會。
世界各國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和法規來鼓勵安裝線控系統。 2024 年 1 月,在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 (FMVSS) 和環保署 (EPA) 的報告中,REE 獲得了美國首個全電子控制車輛認證。這種監管許可對於市場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新開發的技術符合與安全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嚴格標準。此外,多個政府資助的研發項目正在實施,以擴展線控驅動系統的功能和可靠性。

線控產業: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驅動因子:
- 技術進步:汽車電子技術的進步仍然是推動線控驅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多重冗餘系統的引入和先進感測器的整合正在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2023 年 6 月,博世與 Arnold NextG 合作進行商業線控轉向生產,特別關注多重冗餘系統。這些步驟對於在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中採用線控驅動技術非常重要。
- 電動車需求不斷成長:另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電動車需求不斷成長。事實證明,電動車非常適合線控驅動系統,因為它們可以提高車輛效率並減少機械部件。 2023 年 9 月,Titan 推出了一款新的線控轉向系統,針對小批量電動車,包括卡車和超級跑車。這顯示線控驅動技術與電動車市場的連結越來越緊密。
- 提高車輛安全性和控制性:對具有增強車輛安全性和控制性的線控駕駛系統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了市場的成長。這些系統提供了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這對於現代安全和自動化標準至關重要。例如,2020 年 9 月,Denso Corporation 推出了新開發的電動轉向馬達控制單元 (EPS-MCU),以實現轉彎時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更高的安全性。正是對安全和控制的重視有助於加速市場的成長。
挑戰:
- 監理障礙:線控業的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解決監理問題。滿足嚴格的安全和環境法規可能非常複雜且耗時。此類監管挑戰可能會導致產品發布延遲並增加開發成本。
- 整合現有基礎設施:將線控駕駛系統與目前的車輛基礎設施整合是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與遺留系統和機械組件的兼容性可能會導致大量修改和重新設計。歐盟委員會 2023 年的一份報告估計需要標準化協議以確保無縫整合。因此,這項挑戰進一步重申了產業內合作和標準化的必要性,以促進向線控系統的平穩過渡。
線控驅動市場:主要見解
基準年 |
2113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7.9%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 年) |
256.3億美元 |
預測年份市場規模(2037) |
688.7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線控驅動分段:
組件(車輛電子控制單元、致動器、引擎控制模組、電子變速箱控制單元、回饋馬達、感知器等)
預計到 2037 年,線控驅動市場的電子變速箱控制單元份額將獲得約 37% 的份額。電子變速箱控制單元對於提高車輛的性能和燃油經濟性至關重要。 ZF Friedrichshafen AG 於 2023 年 7 月收到的第一筆線控轉向系統訂單顯示了業界頂級控制單元的使用量有所增加。
解決方案(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線控油門、線控換檔等)
根據此解決方案,線控轉向市場在預測期內可能會佔據 45% 的份額。自動變速箱在需要平穩、高效換檔的車輛中日益普及,更有可能為該細分市場提供推動力。線控換檔技術避免了機械連桿的存在,因此可以更好地與現代車輛的尖端架構整合。這個細分市場的一大亮點是 CNXMotion-Nexteer Automotive 和 Continental Automotive 合資企業於 2022 年 5 月宣佈為其 BtS 技術引入新的軟體功能,從而增強 SbW 系統的整體功能。
我們對全球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細分:
元件 |
|
解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線控驅動產業 - 區域範圍
亞太市場分析
由於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地區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普及,亞太地區的汽車行業預計在 2037 年佔據最大的收入份額,達到 48.5%。人們對車輛安全和效率的日益關注,以及對汽車技術研發的大量投資,預計將推動該市場的發展。由於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生產的趨勢,預計線控駕駛系統的採用率在預測期內將會上升。
由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巨額投資,亞太市場的主導國家是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的支持政策和財政激勵措施推動了市場的成長。由此,中國已成為推動線材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採埃孚、博世和大陸集團等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國際巨頭趁著先機,開始開發線控驅動系統,進一步支持市場成長。
印度正在線控駕駛市場中嶄露頭角,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電動車和智慧移動解決方案。在這方面,政府的 FAME 計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Robert Bosch GmBH 於 2022 年 12 月宣布,致力於 6G 行動技術的研發工作,這在未來可能有助於印度汽車產業增強車輛連接性和安全功能。
北美市場分析
由於汽車越來越多地採用先進技術以及對車輛安全性和效率的高度重視,預計北美在預測期內將實現穩定的複合年增長率。線控驅動市場的一些主要驅動力包括該地區的主要汽車製造商以及大量的研發投資。
由於嚴格的安全法規以及對車內高級功能的需求激增,美國預計將成為線控驅動技術的領先應用市場之一。 2024 年 1 月,REE 獲得了美國完全電子控制車輛的認證,這進一步表明該國正在採用開創性的汽車創新。美國的自動化研發支援受到政府和科技公司主要參與者的影響,也是推動該國市場成長的其他因素。
加拿大也正在應對市場,推出可持續和創新的汽車解決方案。政府最近一直在投資智慧行動和綠色技術,以協調其環境目標。 2023 年,加拿大汽車合作夥伴委員會報告稱,線控驅動系統是這些目標的一部分,因此更新了法規。加拿大的支持性監管環境和對汽車技術研發的投資是該市場的驅動因素。

主導線控驅動領域的公司
- TORC Robotics Inc.
- 公司概覽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業務
- SWOT 分析
- 美孚電子有限公司
- 丹納赫傳動
- SKF 集團
- 奧迪
- RLP 工程
- 標緻
- 日產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TRW
線控驅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眾多廠商都在爭奪可觀的市場份額。一些領先公司包括 Robert Bosch GmBH、ZF Friedrichshafen AG、Denso Corporation 和 Nexteer Automotive。公司正積極投資研發和策略夥伴關係,以便在競爭格局中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市場的本質是技術不斷進步,以及對提高車輛安全性和效率的需求。
市場的重大發展之一是採埃孚股份公司 (ZF Friedrichshafen AG) 與蔚來汽車 (NIO) 於 2022 年 10 月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線控轉向產品以及其他先進汽車技術。這種合作夥伴關係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創新並擴大市場範圍。事實上,隨著市場的高度動態和競爭,提供此類系統的所有主要參與者都在不斷開發和實施先進的線控系統。
以下是線控駕駛市場的一些領先廠商:
In the News
- 2024 年 6 月,康明斯推出了 Accelera by Cummins,這是一項專注於推進電氣化和線控驅動技術的計劃,旨在透過創新的電氣組件提高車輛性能和可持續性。
- 2024 年 6 月,施耐德電氣在加拿大成立了智慧建築部門,該部門旨在推動永續建築創新,可能會整合線控技術以改善建築管理系統。
- 2024 年 3 月,比亞迪宣布計劃推出自己的智慧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技術,該技術將整合線控駕駛功能,以提高車輛自動化和安全功能。
作者致谢: Saima Khursheed
- Report ID: 6389
- Published Date: Jan 1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