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卡車隊列行駛市場的規模在2024年達到40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727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5-203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5年,卡車隊列行駛的產業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
物流業者正在尋求解決方案,以提高效率和永續性,同時解決駕駛員短缺問題,從而推動卡車隊列行駛市場的成長。 2025年4月,Kratos Defense & Security Solutions 與 DriveOhio 和印第安納州交通部 (INDOT) 合作,在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納州擴展了其隊列行駛系統。此次部署凸顯了人們對美國主要貨運走廊自動駕駛卡車實際應用的信心日益增強。同樣,各國政府也積極資助試點項目,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溫室氣體排放。此外,對 V2V 連接和用於協調移動的人工智慧 (AI) 的投資不斷增加,也進一步推動了該技術的普及。這些轉變表明,產業正朝著可擴展隊列行駛基礎設施的方向發展。各地區的商業興趣正日益增長,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在美國引領當前創新浪潮的同時,亞洲和歐洲的利害關係人也正在擴大部署試點規模。例如,2025年1月,KargoBot獲准在北京高等級示範區進行無人駕駛卡車隊列行駛試驗,使中國成為該領域的領先創新者之一。這標誌著該技術已從研發階段邁向在複雜交通環境中進行預商用測試的階段。同時,日本和德國正在高速公路上啟動公私合作試驗,以測試自動駕駛卡車在受控條件下的行為。這些舉措表明,世界各國已將自動駕駛貨運作為戰略重點。此外,雙邊合作、基礎設施改造和監管協調正在為卡車隊列行駛市場創造積極的發展勢頭。
卡車車隊產業: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物流效率與駕駛員短缺緩解:卡車編隊行駛(一輛人工駕駛卡車帶領多輛自動駕駛卡車跟隨)可優化駕駛員利用率。 2023年5月,Kratos宣布其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已在中西部地區推廣,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提高運輸效率。該模式在保持路線覆蓋率的同時減少了員工數量,這對於勞動力受限的承運商來說極具吸引力。這有望幫助車隊營運商降低營運成本,同時縮短交付時間。此外,該系統可靠,可實現全天候物流連續性。隨著供應鏈不斷擴展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編隊行駛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的彈性策略。然而,駕駛員短缺仍然是全球範圍內採用這種技術的關鍵催化劑。
- 永續性和燃油效率提升:每輛跟隨車輛可節省 8% 至 10% 的燃油,這使得車隊行駛對面臨成本和排放壓力的車隊管理者來說極具吸引力。美國交通部 (DOT) 的研究發現,同步煞車和緊密車距可顯著降低空氣阻力。 2023 年 12 月,一家總部位於俄亥俄州的公司開始提供利用卡車車隊行駛的付費貨運服務,旨在降低成本並增強永續性。這些措施符合 ESG 法規和企業脫碳目標。此外,降低排放也有助於履行碳排放報告義務。對於尋求綠色供應鏈的托運人來說,車隊行駛是一個可行的槓桿。燃油經濟性與監管合規性的結合正在推動人們的長期關注。
- 自動駕駛和 V2V 技術的進步:精準的協調是隊列行駛成功的關鍵,這透過感測器融合、人工智慧和超低延遲通訊實現。 2025 年 4 月,Aurora 示範了自動駕駛卡車在雨霧天氣下的安全行駛,解決了與天氣相關的安全隱患。這一里程碑有助於增強人們對隊列行駛在各種條件下表現的信心。持續的軟體更新、機器學習演算法和強大的感知系統確保了車輛的可靠性。此外,5G 和 V2X 的整合持續改善了反應時間和車道規則。這些技術突破使 4 級隊列行駛更接近商業化部署。自動駕駛和互聯互通正在融合,成為推動成長的主要因素。
挑戰
- 跨司法管轄區監管碎片化:不同州和國家/地區的自動駕駛汽車運營規則各不相同,導致無縫隊列行駛變得困難。跟車距離、前導車輛控制和責任法規差異很大。這使得跨境和跨州物流規劃變得複雜。缺乏統一的標準阻礙了車隊級部署,並增加了合規風險。行業協會正在敦促立法者制定清晰、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營運框架。然而,在此之前,監管方面的不一致將減緩全面採用的步伐。
- 公眾信任與安全疑慮:此類系統的廣泛推廣取決於公眾和利害關係人對系統安全性的信心。在其他地方發生涉及自動駕駛汽車 (AV) 的事故後,人們對完全自動駕駛的公路貨運持謹慎態度。社區參與、清晰的溝通和第三方驗證至關重要。政治和公眾的支持至關重要,彌合認知差距也至關重要。如果沒有積極的教育和清晰可見的安全記錄,市場阻力可能會持續存在。此外,必須保障自動駕駛車隊的網路安全,防止駭客攻擊和資料外洩,以維護信任。公眾的接受度也取決於建立明確的法律框架,以便在發生卡車車隊事故時追究責任。
卡車排隊市場:關鍵見解: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25%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40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727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卡車排隊細分
技術(自適應巡航控制 (ACC)、盲點預警 (BSW)、全球定位系統 (GPS)、前方碰撞預警 (FCW)、車道維持輔助 (LKA))
預計到 2037 年,自適應巡航控制 (ACC) 領域將佔據卡車隊列行駛市場份額的 34%,這主要歸功於其在傳統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中的廣泛應用。卡車隊列行駛依賴於自適應巡航控制 (ACC),該系統可自動調節油門和製動,以保持車輛之間的安全跟車距離。 ACC 通常是自動駕駛控制棧的第一層,在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之前,它能夠實現半自動隊列行駛。 2023 年 9 月,Locomation 宣布其高度依賴自適應巡航協調的 L4 級隊列行駛系統正在取得進展。隨著對即時交通應變能力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這進一步增強了對 ACC 的需求。隨著 V2V 整合度的不斷提高,ACC 將繼續在確保車隊安全行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感測器類型(影像感測器、雷達感測器、光達感測器)
預計在預測期內,影像感測器領域將佔據卡車車隊行駛市場份額的 45%,這得益於其能夠促進物體檢測、車道識別和環境感知的能力。由於車隊行駛是基於同步運動和視覺數據處理,因此這些感測器至關重要。 2025 年 4 月,Aurora 使用先進的圖像和基於 AI 的識別系統在霧天和雨天展示了其卡車。隨著重點轉向攝影機與光達和雷達的融合,決策將變得更加精準。在中端自動駕駛車隊中,影像感測器比光達更具成本效益,也更容易擴展,而光達可能是高成本的選擇。隨著解析度和熱成像技術的進步,該細分市場預計將繼續佔據主導地位。
我們對卡車隊列行駛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市場:
區隔 |
次細分市場 |
科技 |
|
感光元件類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