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超導材料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91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368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5-203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1.5%。預計2025年超導材料的產業規模將達到99億美元。
隨著各國努力升級電網技術、量子計算和核磁共振成像系統,超導材料市場預計將快速擴張。最近的突破使超導性更接近室溫,為工業應用開闢了可能性。 2025年2月,史丹佛大學和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常壓下實現了半導體超導,這是邁向可擴展性的重大進步。這使得世界各地能夠快速開發微型化、低成本的超導設備。此外,政府對核融合、低溫基礎設施和研究機構的投資也不斷增加。材料科學與人工智慧建模的結合正在加快新發現的週期。隨著超導材料越來越容易取得,超導材料市場已準備好在多個領域採用這項技術。
醫療成像技術、量子運算和清潔能源領域的進步是推動高性能超導體需求成長的一些領域。隨著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日益環保,製造商已將重點轉向無氦解決方案。 2023年8月,西門子醫療推出了新一代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整合了乾式超導磁體,將氦氣消耗減少了95%。同時,各國政府也積極行動,例如,歐盟在2024年5月增加了在聚變反應器中部署高溫超導的資金投入。其他區域性項目,例如美國能源部的SuperMat項目和日本的超導加速器測試,也在推動創新。總而言之,這些夥伴關係正在為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促成了全球多樣化的超導生態系統的發展,並且具有很高的商業可行性。

超導材料產業: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永續醫學影像技術的應用提升:由於營運成本的降低和環境保護的推動,不使用氦氣的磁振造影 (MRI) 系統在醫院中越來越受歡迎。 2023 年 8 月,美的醫療推出了完全無需氦氣的新型超導 MRI 裝置。這不僅能降低診斷成本,還能確保影像品質。已開發國家尤其重視醫療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因此對超導磁振造影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隨著磁體技術的進步,超導磁振造影正在臨床應用中佔有一席之地。醫療保健產業的推動推動了全球超導材料的需求。
- 永續醫學影像技術應用的提高:由於營運成本的降低和環境保護,不使用氦氣的磁振造影 (MRI) 系統在醫院中越來越受歡迎。 2023 年 8 月,美的醫療推出了完全不需要氦氣的新型超導 MRI 裝置。這滿足了更經濟實惠的診斷程序,同時又不影響影像品質。在已開發國家,醫療體系的現代化是主要關注點,因此對超導材料的需求尤其高。隨著磁體技術的進步,超導體在臨床應用上也佔有一席之地。醫療保健產業的推動推動了全球超導材料的需求。
- 能源產業轉型為高效電網組件:超導電纜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損耗,並提高城市配電的可靠性。 2024年9月,韓國核能研究院(KERI)研發出一條154千伏特超導電纜,在1公里長度內無損耗運作。此次實際驗證使全國電網升級成為可能,並在亞洲開闢了新的超導材料市場。超導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能源供應商作為電網升級計劃的一部分採用。這符合淨零目標和電力效率政策。這增強了電力應用對高溫超導材料的長期需求。
挑戰
- 常壓超導體的複雜性:雖然最近透過各種創新實現了30 K以上的超導性,但可重複性和可擴展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2024年10月,清華大學發布了基於FeSe的常壓超導體數據,但其商業化仍遙遙無期。將此類材料規模化生產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對於產業參與者來說,重要的是要確保新研究的進行速度與製造現實保持一致。這可以透過對中試項目的監管支持來抵消。因此,低溫裝置的使用仍受到限制,難以普及。
- 地緣政治因素導致關鍵原料供應鏈脆弱性:有些超導體基於稀土或高純度金屬,而這些金屬產自政治敏感地區。因此,大多數國家仍然容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如果沒有多元化的採購和回收策略,定價和專案的連續性可能會受到供應鏈風險的影響。這些挑戰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協同努力。策略性儲備和對國內精煉能力的投資有助於降低供應鏈中的地緣政治風險。此外,尋找能夠擺脫對有限原料依賴的新型超導材料也同樣重要。
超導材料市場:關鍵見解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11.5%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91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368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超導材料細分
類型(低溫超導 (LTS) 材質、高溫超導 (HTS) 材質)
預計到 2037 年,低溫超導 (LTS) 將佔據超導材料市場的 92.3%。這些材料可提供高電流密度,並已應用於核磁共振成像儀、粒子加速器和量子計算系統。 2023 年 6 月,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透過氣相沉積提高了 Nb3Sn 線材的均勻性,從而實現了高場磁體的精密製造。 LTS 材料由於其穩定性和現有的低溫儲存條件,仍然是主要使用的材料類型。它們在關鍵應用中的可重複性使其受到工業界的青睞。這一地位確保了其主導地位的延續,即使高溫超導創新帶來改變。
應用領域(醫療保健、能源電力、電子、汽車、工業製造、國防航空航太、研發)
預計到2037年,醫療保健產業將引領應用領域,並佔據49%的超導材料市場份額。 MRI系統是超導磁鐵最大的商用消耗系統,其發展速度正在快速成長。 2023年8月,西門子醫療推出了一款解析度更高的新型無氦超導MRI。隨著醫療體系的轉型,醫療機構正在購買價格實惠的診斷工具。全球對非侵入式、快速、精準成像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超導材料促成了這一轉變,而這一趨勢必將鞏固其在下一代診斷領域的地位。
我們對全球超導材料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領域:
類型 |
|
應用 |
|

Vishnu Nair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超導材料產業 - 區域概況
北美市場分析
北美預計將成為最大的超導材料市場,在預測期內佔據43.4%的份額。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研究設施,尤其是在美國,並且能夠獲得大量的政府資金支持。 2024年3月,美國能源部推出了SuperMat,以支援超導帶材生產的自動化,這顯示了政策層面的支持。這些措施推動了高溫超導材料向商業化發展。國內創新主要由SLAC、費米實驗室和國家實驗室等機構主導。預計醫療保健、國防和電力領域的需求將保持上升趨勢。
美國在學術研究和工業應用的結合方面引領著該地區的成長。 2025年2月,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室溫下實現了半導體超導,因此無需高壓系統。這項發現將為電子裝置和量子裝置的正常化應用鋪平道路。 IBM、Hyper Tech和應用材料等國內公司目前正在資助量子和聚變專案。現代戰爭甚至太空探索都融入了超導技術,因為它們精準且節能。這些應用將支持長期的永續發展。
加拿大也正透過其不斷成長的醫療保健設施和量子研發中心,成為重要的參與者。目前參與超導研究的一些機構包括TRIUMF和舍布魯克大學。加拿大政府也一直透過國家人工智慧和清潔技術政策支持量子創新。加拿大積極參與2024年3月美加能源轉型計畫架構內的聯合計畫。這些努力增強了電網解決方案現代化的兼容性。隨著跨國研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加拿大可望進一步鞏固其地位。
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市場統計
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超導材料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至2037年期間以12.6%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這得益於電氣化政策的不斷加強和基礎建設的不斷推進。目前,中國、印度和韓國在核融合、電網升級和量子研究方面的資金投入處於領先地位。韓國電氣研究院 (KERI) 於2024年9月對一條154千伏特高溫超導電纜進行了測試,並成功實現了零損耗。該地區對城市能源韌性的重視正在推動超導材料的採用步伐。本土化生產能力也在快速發展。
中國憑藉政府支持的大規模產業部署和科學研究機構,繼續佔據主導地位。 2024年5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批准在江蘇省部署高溫超導電纜,目標是將線路損耗降低至30%。 IBM等公司正從清華大學等高校取得環境超導體,進而降低系統級冷卻成本。對本土化和產業化的重視,使中國能夠快速實現其技術進步的商業化。此外,中國也將基於戰略政策和投資,擴大其作為超導製造基地的貢獻。
印度在國內創新和全球合作方面也毫不遜色。 2024年9月,印度理工學院班加羅爾分校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在柔性基板上合成了銦基超導體。這些創新與電子整合和穿戴式應用息息相關。諸如國家超導任務等政府計畫正在啟動。目前,高溫超導技術在國防和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正在開發中。此外,印度參與國際核融合合作也增強了其可信度。本土新創公司也致力於超導體回收和材料優化的研究。

主導超導材料領域的公司
- 美國超導公司
- 公司概況
- 業務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佈局
- SWOT 分析
- 布魯克公司
- 藤倉株式會社
- 古河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日立製作所
- Hyper Tech Research, Inc.
- 日本超導技術株式會社
- MetOx International
- 耐吉森
-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豐島製作所
超導材料市場已經飽和,由於新產品的持續研發,競爭十分激烈。業界領導企業包括美國超導公司、布魯克公司、藤倉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Hyper Tech Research、日本超導技術公司、住友電工、MetOx和Nike森。各公司的生產佈局和產品組合正在快速擴張。這其中不乏專注於生產高溫超導帶材並進行性能診斷的新創公司。此外,研究機構與企業合作進行研究活動的趨勢也日益增加。
2025年3月,藤倉向美國聯邦聚變系統公司交付了高溫超導帶材,標誌著一項重要的里程碑,旨在推動全球聚變能的發展。同樣,2023年11月,Hyper Tech Research也增加了用於電網級應用的MgB2導線的產量。這些措施顯示高溫超導技術商業化的進一步發展。預計在那些能夠提供可靠性、規模化和客製化的公司之間,競爭將會非常激烈。
以下是一些超導材料市場的領導公司:
最新動態
- 2025年2月,卡夫利基金會、Klaus Tschira基金會和Kevin Wells啟動了一項耗資數百萬美元的項目,旨在基於量子幾何設計新型超導體。該計畫匯集了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預測獨特的材料結構。這標誌著高效超導材料發展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 2024年7月,Helix公司獲得美國國防部資助,用於開發基於高溫超導的無人機推進系統。該項目旨在降低功率損耗並實現更安靜的運行。現場試驗計劃於2025年初進行。這標誌著軍方對超導行動應用的探索。
- 2024年6月,豐島製造推出了用於電子和能源的GdBaCuO和SmBaCuO超導體。這些都是高相高溫超導材料。此次擴建增強了日本在低溫材料領域的製造優勢,為航空航太和物聯網系統等產業提供支援。
- 2024年5月,Cryomech推出了PT415-RM低溫冷卻器,主要針對50K以下的高溫超導應用。本系統採用低振動設計,可提供1.5 W的冷卻功率。它支援移動式或現場部署的高溫超導系統。此次推出的低溫冷卻器將拓展新興市場的低溫應用。
作者致谢:
- Report ID: 7682
- Published Date: Jun 3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