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的規模在2024年達到284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1102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5-203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1%。預計到2025年,下一代數位駕駛艙的產業規模將達到315億美元。
隨著汽車製造商轉向軟體定義平台,下一代數位座艙市場正在不斷擴大。汽車製造商追求流暢的資訊娛樂、導航和ADAS集成,這推動了需求的成長。例如,NVIDIA於2024年3月推出了其DRIVE Thor平台,將生成式AI與座艙功能整合到單一晶片上。各國政府也正在推動創新,例如日本的數位轉型計劃,這些計劃刺激了汽車技術的創新。語音輔助、無線軟體更新和即時客製化塑造了座艙的競爭力。與固定的傳統設計相比,汽車製造商對可升級的模組化設計更感興趣。這一趨勢使數位座艙成為未來汽車的戰略差異化因素。
如今,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體驗已成為汽車和旅遊產業座艙設計策略的核心。 2023年11月,偉世通與高通合作推出了基於SmartCore和驍龍的沉浸式數位座艙。雲端連接、AI定制和多螢幕顯示技術正在改變儀錶板。永續性因素也指導著材料選擇和節能設計。隨著自動駕駛和網聯汽車議程成為國家優先發展事項,數位駕駛艙正被大力推崇,成為法規合規性的推動者。智慧家庭生態系統與網路連線汽車的整合正在成形。企業正在大力投資適應性架構,以便在不斷變化的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上支援駕駛艙系統。
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軟體定義汽車和OTA整合的興起:汽車製造商正在將汽車設計得更像數位平台,需要動態的駕駛艙無線更新。 Marelli於2023年1月與Sibros合作,將OTA解決方案整合到其Mind-Xp駕駛艙域控制器中。 OTA功能透過即時功能升級,讓駕駛艙投資面向未來。持續的軟體更新可實現安全性修補程式、資訊娛樂增強和動態使用者介面客製化。透過支援OTA的駕駛艙,OEM可以節省召回成本並提升客戶忠誠度。 OTA在以數據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中,對於確保合規性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數位座艙的演進與日益增長的軟體定義車輛結構齊頭並進。
- 將人工智慧與生成智慧結合,打造卓越的車載體驗:人工智慧正在徹底改變駕駛者與座艙介面的互動方式,從個人化定製到預測性診斷。 2025年3月,高通和偉世通利用生成性人工智慧的力量,重新構想了智慧座艙,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戶體驗。自動駕駛儀錶板、情緒感知使用者介面和即時語音助理成為主流。透過人工智慧,觸控、手勢和語音輸入之間的無縫多模態操作成為現實。預測性診斷和健康檢查正日益成為數位座艙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渴望獲得如同智慧型手機般直覺、個人化的體驗。隨著汽車成為個人數位環境,人工智慧助力座艙轉型勢頭迅速。
- 科技巨頭與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合作不斷擴大:策略夥伴關係正在加速數位空間座艙生態系統的創新。 2023年11月,亞馬遜與現代汽車達成合作協議,將Alexa和AWS雲端服務納入現代汽車座艙平台。跨產業合作將汽車製造與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和邊緣運算等領域的技術專長相結合。這些合作在娛樂、導航和智慧家庭控制等領域實現了端到端的互聯環境。這種共同開發也縮短了新座艙解決方案的上市時間。科技公司的加入持續推動功能升級和類似應用程式商店的體驗。激烈的競爭迫使汽車製造商 (OEM) 必須透過更聰明、更豐富的座艙環境來實現差異化。
挑戰
- 互聯座艙內的資料隱私與安全問題:隨著座艙逐漸成為敏感資料中心,網路安全威脅日益加劇。未經授權存取座艙工具,威脅駕駛員安全和資料濫用。監管機構日益嚴格地要求車輛遵守資料保護規定。汽車網路和無線更新機制必須由 OEM 確保安全。持續的威脅需要端對端加密、入侵偵測和修補程式管理。企業必須大力投資多層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才能維護消費者信任。
- 複雜的軟硬體整合影響商業化:實現高階硬體與適應性強、可更新軟體之間的協調對座艙供應商構成挑戰。在實際應用中整合人工智慧、高階運算和多顯示器設定仍然是一項挑戰。確保在傳統平台和下一代平台上實現高效能需要進行大量測試。全球市場監管差異阻礙了市場標準化。緩慢的驗證流程阻礙了新座艙的發布。強大的虛擬測試環境對於縮短上市時間,同時確保高效能和高安全標準至關重要。
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關鍵見解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11%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284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1102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下一代數位駕駛艙細分
依顯示器(LCD、TFT-LCD、OLED)分類
TFT-LCD 面板預計將在 2037 年佔據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 57% 以上的份額,因為它因其相對價格、清晰度和使用壽命而備受青睞。三星於 2023 年 6 月發布了 SmartThings Pro 和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凸顯了 TFT-LCD 在車載應用中的優勢。這些顯示器亮度高、反應速度快、能源效率高,且成本極具競爭力。 TFT-LCD 被原始設備製造商廣泛用於中高階車型。觸控螢幕靈敏度的持續提升以及色彩鮮豔度的提升,有助於延長其市場壽命。 TFT-LCD 面板可適應靈活的儀錶板配置,這對於靈活的駕駛艙設計至關重要。該細分市場擁有日趨成熟的供應鏈,並持續受益於創新。
車輛類型(乘用車、商用車)
在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中,乘用車細分市場預計到 2037 年將佔據約 77% 的收入份額,這反映了消費者出行領域整體數位化的趨勢。 2024 年 1 月,現代摩比斯選擇 BlackBerry QNX 為其新一代數位駕駛艙平台提供支持,該平台主要針對乘用車。消費者需求的成長推動了高端車載體驗,從而推動了駕駛艙的創新。城市化模式和電動車的普及推動了緊湊型和中型乘用車對數位駕駛艙的普及。資訊娛樂、導航和人工智慧安全組件的強勁成長推動了需求。乘用車平台的可擴展性更強,可實現駕駛艙軟體升級和功能添加。未來自動駕駛的融合預計將進一步刺激成長。
我們對全球新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領域:
裝置類型 |
|
顯示器 |
|
車型 |
|
主導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的公司
- 現代摩比斯
- 公司概況
- 業務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佈局
- SWOT 分析
- 大陸集團
- 佛吉亞集團
- Garmin Ltd.
- 哈曼國際
- 偉世通公司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安波福股份有限公司
- DXC 科技公司
下一代數位座艙市場競爭激烈,硬體、軟體和互聯互通各個層面的創新都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陸集團、電裝株式會社、佛吉亞集團、佳明有限公司、哈曼國際、現代摩比斯、松下電器、先鋒公司、偉世通公司、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安波福公司和DXC科技公司是該領域的領導者。供應商專注於開發模組化架構、支援AI的客製化和雲端升級能力。科技公司和原始設備製造商之間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對於確保座艙解決方案的差異化至關重要。
佳明和高通於2025年4月推出了一款基於驍龍Cockpit Elite的全新解決方案,該方案具有豐富的圖形處理、AI和流暢的資訊娛樂整合功能。此舉進一步增強了業界對沉浸式、互聯和智慧座艙體驗的追求。現代-三星 SmartThings 和 Unity-馬自達等合作項目表明,非汽車行業參與者在人機介面 (HMI) 發展方面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數位駕駛艙的創新仍然是汽車製造商差異化策略的核心。技術整合、法規遵循以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設計,確保了該領域駕駛艙的持續顛覆性發展。
以下是下一代數位駕駛艙市場的一些領導者:
最新動態
- 2025年4月,DXC Technology與法拉利合作,共同開發下一代汽車的人機互動介面 (HMI)。此次合作致力於透過先進的軟體工程和設計,打造直覺且個人化的駕駛艙體驗。
- 2025年3月,ECARX宣布計畫為大眾巴西和斯柯達提供數位駕駛艙解決方案,以擴大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此次合作包括整合 ECARX 的 Antora 1000 平台,該平台具有語音辨識和導航服務功能。
作者致谢: Sanya Mehra
- Report ID: 7573
- Published Date: Jun 3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