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汽車駕駛艙電子市場的規模在2024年達到600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1750億美元,在預測期(即2025-2037年)內,複合年增長率為9%。預計到2025年,汽車駕駛艙電子的產業規模將達到650億美元。
互聯互通與資訊娛樂系統的持續進展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消費者對無縫互聯的需求日益增長,汽車座艙電子設備也隨之不斷發展,配備了先進的資訊娛樂系統。車載Wi-Fi、藍牙整合、語音辨識和雲端應用等頂級功能,為駕駛和乘客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和個人化的駕駛體驗。 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與座艙電子設備的整合進一步推動了這個市場的發展。作為頂級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憑藉其一流的資訊娛樂和互聯互通功能引領市場。其最新車型,例如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3,配備了大型觸控螢幕,並無縫整合了特斯拉的專有軟體、無線更新和車載串流服務。
此外,持續的研發投入對於汽車座艙電子設備的創新至關重要。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正在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用於支援下一代技術,包括生物辨識身分驗證系統、擴增實境儀錶板和人工智慧驅動的介面。例如,奧迪打造了奧迪虛擬駕駛艙,這是一種數位顯示系統,可提供個人化資訊並提升駕駛體驗。

汽車駕駛艙電子領域: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自動駕駛汽車的成長: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是汽車座艙電子市場的重要因素。自動駕駛技術需要使用先進的感測器、攝影機和複雜的使用者介面,以便為駕駛員或乘客提供即時回饋。例如,Waymo 已將先進的座艙電子設備整合到其自動駕駛汽車中。這些系統依靠攝影機、感測器和顯示器與乘客互動,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體驗。最近的一個例子是 Waymo 的自動駕駛小型貨車和電動車,它們配備了座艙電子設備,可以向乘客即時回饋汽車的導航和運行狀態。這些系統嚴重依賴複雜的座艙電子設備來增強導航、安全性和舒適性,增加了對這些技術的需求。
- 消費者對增強安全功能的需求不斷增長:安全正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首要任務;因此,座艙電子設備在這一領域發揮關鍵作用。駕駛輔助系統 (ADAS)、防碰撞、車道維持輔助和自適應巡航控制等功能都整合在現代車輛座艙系統中。 BMW最新 3 系列和 5 系列車型搭載的 iDrive 系統包含車道維持輔助、碰撞預警和自動緊急煞車等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這些安全功能主要依靠座艙電子設備向駕駛員提供即時警報和視覺回饋,從而提高道路安全性。消費者對此類系統日益增長的需求正推動汽車產業在座艙電子設備方面進行投資和創新。
汽車座艙電子市場的主要技術創新
隨著技術進步提升安全性、使用者體驗和車輛性能,市場正快速轉型。主要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語音識別、預測性維護和自適應介面方面的集成,使免提個性化控製成為標準。擴增實境 (AR) 抬頭顯示器將即時資訊投射到擋風玻璃上,提升態勢感知能力。隨著互聯互通的增強,網路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NIST 正在開發框架,以應對人工智慧安全和安全軟體領域的風險。下表重點介紹了當前的技術趨勢及其對多個行業的影響:
科技 |
產業影響 |
採用率 |
AI 整合 |
個人化使用者體驗,預測性維護 |
預計到 2025 年,62% 的車輛將配備 AI 驅動的語音助理 |
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 (AR HUD) |
增強駕駛安全性和態勢感知 |
2023 年至 2024 年,車輛中 AR HUD 的採用率將增加 27% |
網路安全增強 |
防範網路威脅 |
NIST 開發的汽車系統網路安全框架 |
數位儀表板 |
改進的駕駛員資訊可訪問性 |
到 2025 年,42-43% 的車輛將配備數位儀表板 |
OTA 更新 |
持續軟體改良 |
到 2026 年,52% 的車輛將支援 OTA 更新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對汽車座艙電子市場的影響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正在透過改進產品開發、提高效率和提升客戶體驗來改變汽車座艙電子產品。 BMW和通用等汽車製造商利用機器學習進行預測性維護和供應鏈最佳化,而大眾則致力於提高工廠能源效率。大陸集團和福特等公司則應用人工智慧驅動的解決方案來縮短測試時間並降低成本。這些技術正在推動更安全、更聰明、更永續的汽車生產。
公司 |
AI/ML 整合 |
成果 |
通用汽車 |
零件管理的預測分析 |
最大限度地減少閒置時間,提高生產率 |
大眾汽車 |
海得拉巴機場 100% 採用再生能源;果阿機場 5 兆瓦太陽能;電動汽車車隊整合 |
降低成本,提高永續性 |
大陸集團 |
3萬平方英尺太陽能電池陣列;46個電動車充電站; LED照明昇級 |
更快速、更有經濟效率的測試 |
挑戰
- 網路安全和資料隱私問題:駕駛員監控、娛樂和V2X系統的整合使駕駛艙電子設備更容易受到網路盜竊。最重要的挑戰之一是保護敏感的客戶數據,例如位置、行為模式和生物識別資訊。汽車製造商必須遵守監管框架下的嚴格安全措施,例如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WP.29網路安全規則和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範 (GDPR),這會增加開發成本並縮短上市時間。此外,由於跨車輛平台硬體和軟體連接的保護機制複雜,維護合規性和營運難度也隨之增加。
- 高昂的開發和整合成本:汽車座艙電子生態系統涉及感測器、連接模組、顯示器和軟體平台的複雜整合。因此,要確保不同車型和品牌的平穩運作和一致的用戶體驗,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這對於在價格敏感度較高的新興市場運營的製造商來說極具挑戰性。因此,將基於人工智慧的系統和自動駕駛功能與座艙電子設備整合會增加成本,延長產品開發週期,進而影響獲利能力。
汽車駕駛艙電子市場:關鍵洞察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9%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600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1750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汽車駕駛艙電子細分
設備(資訊娛樂與導航、抬頭顯示器 (HUD)、儀表板、遠端資訊處理、駕駛監控系統、空調控制系統、音響系統)
資訊娛樂與導航細分市場預計將在預測期內佔據最高份額,達到 30%,因為它提供娛樂、即時路況更新和語音控制功能。消費者對連網汽車和無縫數位體驗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智慧型手機與汽車的整合、基於人工智慧的語音助理以及基於雲端的導航進一步增強了車內用戶互動。因此,汽車製造商正在優先考慮軟體整合的座艙平台,以提供個人化的資訊娛樂服務。此外,5G 和高速網路的擴張也促進了即時內容流和動態路線優化的發展。
終端用戶(中檔乘用車、經濟型乘用車、豪華乘用車)
預計到 2037 年,中檔乘用車市場將佔據顯著的收入份額,這得益於市場對價格親民的先進車載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消費者期望值的提升,這些車輛正在融入數位儀錶板、資訊娛樂系統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等功能,而這些功能曾經是豪華車型的專屬。這種技術的廣泛普及得益於零件成本的降低和規模經濟的形成,這使得中等價位的汽車市場也能負擔得起先進的座艙電子設備。
我們對全球汽車座艙電子設備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市場:
裝置 |
|
最終使用者 |
|
車輛推進系統 |
|
銷售通路 |
|

Vishnu Nair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汽車座艙電子產業-區域概況
亞太市場分析
由於汽車生產行業的快速變化以及消費者對最新車載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預計到 2037 年,亞太地區汽車座艙電子市場將佔據最高份額,達到 45%。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引領這項變革,將數位顯示器、資訊娛樂系統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整合到其車輛中。消費者對增強用戶體驗、全新安全功能的偏好,以及對高階座艙電子系統需求旺盛的電動車的普及,共同推動了這一趨勢。
得益於強勁的汽車工業和技術進步,中國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此外,政府對智慧網聯汽車的利多舉措、最新車型對資訊娛樂和先進語音系統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汽車製造商與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預計將推動市場未來成長。
在印度,由於中等收入人口的不斷增長、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對功能豐富的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市場正在迅速擴張。汽車製造商專注於在現代汽車中融入數位儀錶板、高科技資訊娛樂解決方案和無線功能。此外,政府的支持性舉措是推動電動車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推動了先進駕駛艙電子設備在汽車中的應用。例如,在印度,塔塔汽車和馬恆達電氣正在其電動車車型中引入數位駕駛艙解決方案,以提升介面體驗並跟上全球汽車趨勢。隨著用戶期望的不斷演變,以及汽車生態系統數位化互動性的不斷提升,向現代座艙技術邁進的趨勢有望持續下去。
北美市場分析
預計北美汽車座艙電子市場將實現顯著成長,這得益於對智慧車載資訊娛樂平台和增強用戶體驗日益增長的需求。消費者正在尋求配備先進資訊娛樂系統、互動式儀錶板媒體單元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車輛,以實現愉悅的駕駛體驗。此外,電動車的興起也催生了開發專用座艙電子設備以管理複雜的動力系統和節能係統的需求。政府推出的安全和環保標準法規也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鼓勵採用創新的座艙技術。因此,市場預計將持續擴張,汽車製造商不斷投資研發,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和監管要求。
在美國,由於對互聯互通和功能豐富的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汽車座艙電子市場正在不斷擴張。汽車製造商正在利用數位座艙資訊娛樂系統、智慧儀錶板和互聯選項,以滿足消費者對與智慧型手機無縫整合、語音控制和持續路線優化的需求。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也推動了對高階座艙電子的需求,因為這些汽車需要整合的車載媒體系統來處理複雜的系統並確保安全。此外,美國政府對安全法規和環境標準的重視,鼓勵尖端座艙技術的開發和集成,使美國成為汽車創新領域的領導者。
由於汽車製造業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車載數位介面的高需求,加拿大的汽車座艙電子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汽車製造商正致力於將數位顯示器、資訊娛樂系統和連網解決方案整合到車輛中,以提升用戶體驗並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受國家對環境永續性和安全法規的承諾推動,電動車的快速普及促進了創新駕駛艙技術的發展。

主導汽車駕駛艙電子領域的公司
-
汽車座艙電子市場競爭激烈,瑞薩電子和電裝等公司在微控制器和資訊娛樂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恩智浦和英飛凌則專注於ADAS半導體。高通和哈曼等美國公司推動人工智慧和互聯互通領域的創新,而歌樂和矢崎等日本公司則在推進組件整合。瑞薩電子收購IDT以及Ecarx與大眾汽車合作等策略性舉措,凸顯了該產業正朝著人工智慧、互聯互通和先進顯示器的方向發展,以滿足現代汽車的需求。以下是全球市場主要參與者的清單:
- 公司概況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存在感
- SWOT 分析
公司名稱 |
原產國 |
預計市佔率 |
恩智浦半導體 |
荷蘭 |
10% |
英飛凌科技 |
德國 |
8% |
高通科技 |
美國 |
7% |
哈曼國際 |
美國 |
6% |
偉世通公司 |
美國 |
5% |
友達光電 |
台灣 |
3% |
麥格納國際 |
加拿大 |
4% |
海拉有限公司 &兩合公司 |
德國 |
4% |
大陸集團 |
德國 |
XX% |
Ecarx |
中國 |
XX% |
以下是汽車座艙電子市場中每家公司所涵蓋的領域:
最新動態
- 2025年4月,Bosch宣布了其在中國的首筆訂單,該訂單將用於人工智慧汽車駕駛艙的高性能電腦。該訂單在上海車展上公佈,標誌著博世在中國汽車技術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這款先進的電腦系統預計年內投產,計畫產量達到六位數。
- 2025年1月,大陸集團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 (CES) 上發布了其「情感駕駛艙」概念。這款創新駕駛艙配備了一塊1.3米寬的E Ink Prism電子墨水屏,橫跨整個儀錶板,並提供可自訂的圖案和顏色。
- Report ID: 339
- Published Date: Jun 3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