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7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过渡金属 市场的规模在 2024 年为 1.18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7 年底将达到 2.25 万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即 2025-2037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5.1%。 2025 年,过渡金属的行业规模预计为 1.24 万亿美元。
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开发活动必将在未来几年为过渡金属生产商带来丰厚的收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加注重新基建建设和旧有升级,以保持在全球格局中的竞争力。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中东等高潜力地区非洲更有可能大幅推动过渡金属贸易。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和积极的公私投资预计将推动镍、钴、铁和锌等过渡金属的生产和商业化。预计这些发展将为过渡金属市场带来新的进入,并有助于促进供应链的发展。
对新金属和金属的投资矿产供应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2023年矿产开采同比增长10%。勘探支出也增长近15.0%,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推动。尽管价格低廉,2023 年锂投资仍大幅增长 60.0%。许多国家还建立跨境伙伴关系以扩大过渡金属生产。近10年来,中国在海外矿山收购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支出较高。澳大利亚到 2023 年将其关键矿产设施的投资、开采和加工项目融资增加约 13 亿美元。

过渡金属市场:增长动力和挑战
增长动力
- 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过渡金属在汽车行业,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制造中变得非常重要。包括钴、镍和锂在内的金属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正在加速创新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中对过渡金属的需求。零排放汽车的日益普及正在为过渡金属制造商创造一个高收入环境。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5.4%,预计到 2037 年将达到 9,548 亿美元。
- 绿色能源转型:清洁能源转型将在预计期间推动关键金属的销售。铜、钛和铂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氢燃料电池和风力涡轮机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清洁能源转型将增加对铜、钴、镍、锂和石墨等金属的长期需求。 IEA研究指出,在已宣布的承诺情景下,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和风能,铜的总需求预计将从2025年的1,685吨和724.1吨分别增加到2040年的2,049吨和939.1吨。
该消息人士还指出,2023年能源转型中铜的过渡金属市场价值为2200亿美元,预计到2040年将在已宣布的承诺情景和净零情景下实现繁荣。世界经济论坛(WEF)分析显示,到2050年,铜需求预计将达到5510万吨。智利在铜储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占23.6%,其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10.0%)、秘鲁 (10.0%) 和中国 (8.6%)。
来源:国际能源署
挑战
- 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担忧:出于环境问题,某些地区的严格采矿法规可能会降低过渡金属的产量。过度采矿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合规性常常会导致项目延迟或停止。因此,环境法规和问题是过渡金属开采和精炼的主要障碍。与公共实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能会帮助金属制造商克服这一问题。
- 不确定的资本密集型业务:由于结果的不确定性,过渡金属开采属于资本密集型业务。前期投资高、酝酿期长以及政策法规的变化是投资者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少采矿结果的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打算投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的集成有助于有效决策,从而带来高额利润收益。
过渡金属市场:主要见解
基准年 |
2024年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5.1%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 年) |
1.18万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2.25万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过渡金属细分
类型(铁、铜、钴、镍、钛、其他)
预计到 2037 年,铁行业将占据过渡金属市场 39.5% 以上的份额。铁作为各个行业的支柱,正在经历高度勘探和商业化。基础设施发展、汽车和其他制造业正在推动对铁的高需求。 IEA 表示,到 2030 年,全球商业高炉和直接还原铁技术的铁产量预计将分别达到每年 1181.6 吨和 157.3 吨。铁路、公路和能源项目的强劲增长预计将刺激对铁及其球团矿的需求。例如,ahref="https://www.researchnester.com/cn/reports/iron-ore-pellets-market/6807">全球铁矿石球团市场规模预计到 2037 年将达到 1113 亿美元,而到 2024 年将达到 497 亿美元。
最终用途(建筑、汽车、电子、油漆和涂料、其他)
在过渡金属市场,到 2037 年,建筑和建筑领域预计将占据超过 39.9% 的收入份额。由于过渡金属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能,其在建筑活动中的需求量很大。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崛起对建筑金属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建筑业高度依赖钢铁。建筑设备制造业也带动了铁、铜、镍等过渡金属的销售。 ahref="https://www.researchnester.com/cn/reports/construction-equipment-market/1425">全球建筑设备市场预计到 2025 年价值将达到 1,587 亿美元。
我们对全球过渡金属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细分市场:
类型 |
|
表单 |
|
结束使用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过渡金属行业 - 区域范围
亚太市场预测
预计到 2037 年底,亚太地区过渡金属市场的收入份额将超过 44.5%。强劲的工业和城市活动正在推动对过渡金属的高需求。绿色能源转型也促进了亚太地区镍、钴和铁贸易的增长。由于其国内和海外生产战略,中国在铁产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正在进行的大量工厂建设活动,印度、日本和韩国也将成为过渡金属制造商有利可图的市场。
中国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过渡金属的销售。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不断创新将增加锂、镍和钴的应用。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增长预计将增加过渡金属制造商的收入。 IEA 研究估计,到 2023 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电动汽车总销量的 1/3rd,占电池需求的近 18.0%。同期,中国电动汽车电池需求量达到 417 GWh/年。
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和资金旨在推动印度的过渡金属生产。经济复杂性观察站 (OEC) 的报告估计,2023 年印度金属出口贸易额为 391 亿美元,在该国交易量最大的产品中排名第四。主要金属出口地区为美国(55亿美元)、意大利(27亿美元)、阿联酋(21亿美元)、沙特阿拉伯(18亿美元)和韩国(16亿美元)。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 (IBEF) 表示,未来 5 至 10 年内锌需求预计将翻一番。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开发活动可能会推动钢铁需求以 10.0% 的速度增长。
北美市场统计数据
预计从 2025 年到 2037 年,北美过渡金属市场将以最快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采矿项目公共投资的增加和政府支持预计将增加该地区的过渡金属销售。汽车、建筑和电子等行业的强大存在为过渡金属出口商打开了利润丰厚的大门。清洁能源趋势也改变了钴、镍、铁和铜等过渡金属的生产和商业化的游戏规则。
由于对电动汽车和智能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美国的金属采矿活动正在蓬勃发展。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表示,该国 7 个露天铁矿,特别是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将国内可用铁矿石产品的约 98.0% 运往钢铁行业。 2023 年,该国铁矿石产量接近 75 亿美元。不断扩大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和住宅建设也支持了过渡金属贸易。
清洁能源趋势对加拿大的过渡金属销售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能源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可再生能源可能会推动该国铜、铁、煤炭和镍的销售。电动汽车注册量的增加也为该国过渡金属生产商带来了利润丰厚的机会。例如,加拿大统计局表示,2024 年第四季度,该国登记了约 81,205 辆零排放车辆。建筑活动的增加也将推动未来几年对铁、镍、锌和钴的需求。

主导过渡金属市场的公司
- H2 绿钢
- 公司概览
- 业务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业务
- SWOT 分析
- 力拓集团
- 淡水河谷公司
- 泰克资源有限公司
- 青山控股集团
- 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
- 冶金产品印度有限公司
- KGHM Polska Miedź S.A.
- 铼合金
- 信实钢铁公司铝公司
- 过渡金属公司
- 福蒂斯丘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Samancor Chrome
- Vedanta Resources plc
领先的公司正在采用各种有机和无机营销策略,例如先进技术的整合、合作伙伴关系和协作、并购以及区域扩张,以赚取高收入。行业巨头正在与其他参与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市场范围。他们还与公共实体合作,以确保顺利遵守法规并增加产量。许多公司还投资海外采矿活动,以提升过渡金属市场的主导地位。
过渡金属市场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
In the News
- 2024 年 4 月,Vale S.A. 宣布成功完成对 Manara Minerals 约 25 亿美元的出售。 Ma’aden 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 Manara Minerals 的合资企业收购了淡水河谷 10% 的股份。
- 2023 年 8 月,H2 Green Steel 与力拓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直接还原铁矿石球团。这些颗粒将供应给 H2 Green Steel 位于瑞典的工厂。
作者致谢: Rajrani Baghel
- Report ID: 7534
- Published Date: May 02,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