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价值687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底将达到1236亿美元,在预测期(即2025-2037年)内以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5年,食品和饮料化学品的行业规模估计为725亿美元。
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正在经历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对加工和包装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源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全球人口的增长。美国农业部报告称,人均食品消费量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食品加工迅速增长,以满足更多城市化社区的需求。政府旨在加强食品强化和延长保质期的举措,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导致对防腐剂、稳定剂和调味剂的依赖性增加。此外,优惠的财政政策也支持了食品级化学品的进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表示,从 2018 年到 2023 年,联邦政府对食品科学研发的资助将增加 12%,这凸显了化学应用在当代食品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供应链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战略转型,其特点是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国内产能的扩张。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报告称,2023 年食品级化学品进口量增长了 6.3%,其中德国、中国和印度是主要供应国。与此同时,化学品制造业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上涨了 4.8%,而含添加剂食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上涨了 3.9%。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显著增长,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化学加工设施数量将增长15%。包括能源部在内的政府支持的清洁制造计划正在推动添加剂生产的自动化。美国食品级化学品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东南亚进口活动的显著增加,凸显了全球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而清洁标签和生物相容性化学解决方案研究资金的增加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势头。

食品饮料化学品行业: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清洁标签产品需求激增:消费者对透明度和健康导向选择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清洁标签食品和饮料产品的普及度显著上升。美国农业部 (USDA) 的数据显示,目前约有 66% 的美国消费者正在积极寻求清洁标签替代品,这促使制造商采用更简单、更易识别的成分。这种转变导致迷迭香提取物和柠檬酸等天然防腐剂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因此,食品化学品生产商正在加大研发力度,以创造和销售天然化学配方,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期望以及监管部门对更清洁、更可持续的食品添加剂解决方案的要求。
- 催化和酶促技术的进步:催化和酶促技术的最新发展极大地改进了食品和饮料化学品行业的生产工艺。美国能源部 (DOE) 报告称,采用这些技术已使生产效率提高高达 21%。这些进步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物产生,从而促进了更可持续的生产实践。这些技术在增味剂和酸化剂的生产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产品的准确性和产量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工厂整体生产力并降低运营成本,催化和酶驱动工艺正成为当代化学生产战略的关键要素。
1. 食品和饮料化学品贸易的新兴动态(2019-2024)
2020 年,全球食品和饮料化学品贸易遭受了重大冲击,受新冠疫情影响,贸易额下降了 11.8%。然而,随后贸易额开始复苏,2022 年贸易额达到 3.7 万亿美元,主要受亚太地区推动,占总额的 43%。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添加剂和酶领域。此外,受有利协议和新兴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甜味剂和乳化剂等特种化学品贸易有所扩大。未来增长潜力将取决于数字基础设施的进步和区域采购战略。下表重点介绍了主要的国际贸易路线、贸易增长以及疫情期间食品饮料化学品进出口的影响和复苏情况。其中包含价值、全球份额和全球供应链流中产品的数据。
主要贸易路线和货运量
贸易路线 | 贸易额(2023年,十亿美元) | 全球贸易份额(%) | 主要产品 |
日本 → 东盟 | 21.4% | 6.2% | 防腐剂、酶 |
德国 → 北部美洲 | 18.8 | 5.4% | 增味剂、乳化剂 |
美国 → 欧盟 | 15.3 | 4.7% | 特种甜味剂 |
中国 → 非洲 | 9.9 | 2.9% | 添加剂、发酵剂 |
特种化学品贸易增长(2018-2023)
区域组合 | 复合年增长率 (%) | 2023 年价值(十亿美元) | 产品 |
美国 → 欧洲 | 5.3% | 15.3 | 天然乳化剂、柠檬酸混合物 |
欧盟 → 中东东部 | 4.8% | 10.2 | 功能性调味料 |
中国 → 东盟 | 6.6% | 12.3 | 营养预混料 |
疫情影响与复苏
年份 | 全球化学品贸易(美元交易日) | 变化 (%) |
2019 | 3.4 | – |
2020 | 2.93 | –11.8% |
2021 | 3.2 | +6.3% |
2022 | 3.6 | +12.8% |
2023 | 3.7 | +2.8% |
2. 食品饮料化学品产能分析
全球对增味剂、功能性成分和防腐剂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着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产能的扩张。为了提高产量,主要参与者正在投资自动化和环保的生产设施。由于成本降低和监管激励措施,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产能增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和清洁标签趋势调整生产,产能利用率正在提升。下表涵盖了按公司、地点和工艺划分的产能综合分析;按最终用途、等级和类型划分的2018年至2023年需求趋势分析;以及2023年销售渠道的表现。此外,还详细介绍了主要出口港口,并列出了十大特色食品和饮料市场。亚太地区饮料化学品买家。
产能分析(按公司、地点和工艺)
公司 | 国家 | 生产基地 | 工艺类型 | 年产能(吨) |
巴斯夫 | 德国 | 路德维希港,安特卫普 | 批次和连续式 | 460,000 |
嘉吉 | 美国 | 爱荷华州埃迪维尔 | 发酵 | 330,000 |
科比昂 | 荷兰 | 泰国戈林赫姆 | 生物技术 | 190,000 |
泰特和莱尔 | 英国 | 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库格安德赞 | 湿磨 | 210,000 |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 美国 | 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巴西 | 酶水解 | 510,000 |
按最终用途、等级和类型划分的需求分析(2018-2023)
细分市场 | 等级/类型 | 复合年增长率(2018-2023) | 关键驱动因素 |
包装食品 | 防腐剂、乳化剂 | 5.3% | 保质期需求 |
饮料行业 | 酸化剂、甜味剂 | 4.9% | 即饮饮料和功能性饮料 |
烘焙产品 | 面团改良剂 | 3.8% | 冷冻和加工烘焙食品 |
乳制品加工 | 稳定剂、酶 | 4.6% | 酸奶、奶酪创新 |
电商食品服务 | 无过敏原添加剂 | 6.2% | 定制营养、在线零售 |
销售渠道表现 (2023)
渠道 | 总需求份额(%) | 增长动力 |
B2B 工业 | 63% | 直接供应给加工商 |
电子商务 | 19% | 在线食材分销商 |
零售/批发 | 21% | 小型餐饮生产商 |
贸易数据与客户洞察(港口和买家分析)
食品和饮料化学品主要出口港口(2019-2023)
港口 | 国家 | 年均出口量(吨) | 主要出口目的地 |
上海 | 中国 | 220万 | 东盟、美国、欧盟 |
鹿特丹 | 荷兰 | 180万 | 英国、德国、中国 |
休斯顿 | 美国 | 140万 | 墨西哥、加拿大、欧盟 |
亚太地区十大特种食品和饮料化学品买家
买家名称 | 国家 | 行业 |
统一集团 | 台湾 | 饮料 |
Amul | 印度 | 乳制品 |
味之素 | 日本 | 调味料 |
Indofood | 印度尼西亚 | 速溶食品 |
正大食品 | 泰国 | 冷冻加工食品 |
乐天七星 | 韩国 | 软饮料 |
Fraser & Neave | 新加坡 | 饮料 |
伊利 | 中国 | 乳制品 |
农心 | 韩国 | 零食 |
养乐多本社 | 日本 | 功能性饮料 |
日本的食品与饮料化学品行业:五年出货量和业绩概览
过去五年,受制药和包装等行业强劲需求的推动,日本食品饮料化学品行业持续增长。2022年,石化产品占总出货量的47%,价值约为828.6亿美元。食品级聚合物和特种防腐剂等细分领域增长显著。消费者对清洁标签成分的日益偏好刺激了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而数字化的进步以及专注于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标准的投资则提高了生产效率。信越化学和三菱化学等大型公司通过创新和战略资本投资保持了盈利能力,从而增强了日本工业在全球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变化中的韧性。下表按行业用途分类,提供了2018年至2023年食品饮料化学品产品的构成和出货量。他们还强调了同期领先制造商在研发支出和资本投资方面的主要趋势。
食品成分和饮料化学品类产品出货量(2018-2023)
类别 | 出货量份额(2022) | 复合年增长率(2018-2023) | 出货量价值(2022) |
石化产品 | 46% | 3.3% | ¥13万亿 |
特种化学品 | 26% | 4.6% | 6.8万亿日元 |
食品级聚合物 | 19% | 5.2% | 4.9万亿日元 |
添加剂和防腐剂 | 13% | 6.4% | 3.3万亿日元 |
制造业出货量(2018-2023)
行业 | 年增长率 | 关键驱动因素 |
汽车 | 9% | 轻质包装材料 |
电子产品 | 6.4% | 食品安全导电聚合物 |
制药 | 7.3% | 食品级辅料的需求 |
快速消费品 | 5.9% | 防腐剂&风味稳定剂 |
研发和资本投资趋势
公司 | 研发投资 (2022) | 重点领域 |
三菱化学 | 1600亿日元 | 生物塑料,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 |
住友化工 | 1200亿日元 | 可持续包装 |
旭化成 | 960亿日元 | 数字发酵 |
全球30大化工企业——财务基准 (2023)
公司 | 利润同比增长 | 收入 (¥万亿) | 全球同行基准 |
信越化学 | +13% < |
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关键见解
报告属性 | 详细信息 |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5.8%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年) |
687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1236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食品饮料化学品细分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和酸化剂)
预计到2037年,防腐剂将占据全球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的32.6%份额,这主要得益于对耐储存食品和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据美国农业部 (USDA) 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报告,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显著促进了即食食品和长保质期产品的消费。此外,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消费者对清洁标签产品的日益增长的偏好,正在加速GRAS(一般公认安全)认证合成防腐剂的采用。这些因素共同凸显了防腐剂在确保全球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食品质量、安全和延长保质期方面的关键作用。
加工助剂和酶(食品酶、酸度调节剂和消泡剂)
预计食品酶将在整个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中实现大幅增长,占据26.9%的份额,尤其是在烘焙、酿造、乳制品和果汁应用领域。这些酶在改善产品质地、风味和加工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欧洲食品安全局 (EFSA)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所强调的,生物技术的进步已经带来了针对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的酶。此外,全球对无麸质和无乳糖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酶的应用。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消费和更清洁的生产方法,食品酶已成为现代高性能食品加工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对全球食品和饮料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饮料化学品市场包括以下细分市场:
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
- 甜味剂
- 抗氧化剂
- 酸化剂
加工助剂和酶
- 食品酶
- 酸度调节剂
- 消泡剂
调味剂
- 天然香料
- 人工香料
色素添加剂
- 天然色素
- 合成色素
乳化剂和稳定剂
- 卵磷脂
- 单甘油酯和双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
- 甜味剂
- 抗氧化剂
- 酸化剂
加工助剂和酶
- 食品酶
- 酸度调节剂
- 消泡剂
调味剂
- 天然香料
- 人工香料
色素添加剂
- 天然色素
- 合成色素
乳化剂和稳定剂
- 卵磷脂
- 单甘油酯和双甘油酯

Vishnu Nair
全球业务发展主管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食品饮料化学品行业 - 区域概况
亚太市场分析
到2037年,亚太地区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预计将占据全球48%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对市场增长的贡献。中国预计将以596亿美元的预期收入领先,这得益于强有力的政府举措、不断增加的财政支持以及全国范围内向可持续化学实践的转变。截至2023年,中国已有超过150万家企业采用了绿色技术。相反,印度预计将经历该地区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8%,这得益于大量公共投资、中小企业融入绿色实践以及价值4150亿美元的食品加工行业。两国都在利用清洁标签产品的需求以及植物基环保化学解决方案的进步。
北美市场统计数据
到2037年,北美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主要受美国和加拿大的影响)预计将达到966亿美元的价值,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2024年至203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清洁标签成分、天然防腐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美国,诸如美国能源部23亿美元投资于清洁能源化学技术以及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绿色化学计划等联邦项目,促进了可持续创新的进步。与此同时,加拿大对透明标签和严格食品安全法规的重视,进一步促进了食品和饮料化学品市场的成熟。这些监管框架、可持续发展举措和技术进步,共同使北美成为全球食品化学品创新和合规领域的杰出领导者。

食品饮料化学品领域主导企业
- 公司概况
- 业务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布局
- SWOT 分析
国际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竞争激烈,由注重创新的跨国公司主导。美国公司,例如嘉吉和ADM,专注于生物基解决方案,而欧洲公司,例如巴斯夫和凯里,则正在投资清洁标签技术。亚洲企业,例如味之素和Jubilant Ingrevia,则通过针对其地区的创新实现增长。关键战略包括可持续性、可追溯性和发酵技术的进步。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天然和环保的添加剂,领先的公司正在调整其产品供应,以适应全球市场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和监管要求。下表提供了公司名称及其在全球食品饮料化学品市场中所占份额的分析。
全球食品饮料化学品前15强饮料化学品制造商
公司名称 |
国家/地区 |
大约市场份额 (%) |
战略重点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德国 |
6.9% |
天然添加剂,数字化制造 |
嘉吉公司 |
美国 |
6.6% |
植物基解决方案,生物基化学品 |
杜邦公司 |
美国 |
6.0% |
乳化剂,全球原料创新中心 |
嘉里集团 |
爱尔兰 |
5.3% |
清洁标签技术,亚太地区扩张 |
奇华顿公司 |
瑞士 |
5.0% |
风味化学,可持续采购 |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ADM) |
美国 |
xx% |
基于发酵的加工,可追溯性 |
帝斯曼-芬美意 |
荷兰 |
xx% |
营养科学研发,精准发酵 |
泰特美术馆Lyle PLC |
英国 |
xx% |
糖替代品,配方改良合作 |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
韩国 |
xx% |
生物转化调味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Ingredion Incorporated |
美国 |
xx% |
特种淀粉,数字可追溯性 |
丹尼斯克 (IFF) |
美国 |
xx% |
乳制品和饮料用培养物和酶 |
丰益国际有限公司 |
马来西亚/新加坡 |
xx% |
植物油衍生物,区域食品实验室 |
Manildra集团 |
澳大利亚 |
xx% |
小麦基化学投入,食品酒精研发 |
Jubilant Ingrevia Limited |
印度 |
xx% |
绿色催化剂,发酵强化成分 |
最新发展
- 2024年6月,巴斯夫欧洲公司推出了Ecoflex F Blend C1200 BMB,这是一款由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该产品专为可持续包装而设计,满足了市场对可堆肥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提升了巴斯夫在可生物降解塑料领域的地位,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目标。
- 2024年5月,Origin Materials推出了首款专为碳酸软饮料设计的100% PET瓶盖,与PCO 1881瓶口兼容。这项创新提高了回收效率并减轻了包装重量,从而有助于饮料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促进塑料包装解决方案的循环经济发展。
- Report ID: 1018
- Published Date: Jun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