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晶体振荡器 市场规模在2024年价值28亿美元,到2037年底将达到54亿美元,在2025年至2037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1%。预计2025年晶体振荡器的行业规模将达到31亿美元。
晶体振荡器供应链在全球电子制造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估计,原材料的无缝供应将在未来几年推动振荡器组装和系统集成的发展。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分析,超过60.4%的石英晶体总供应量来自中国和日本。这表明,在预测期内,亚太地区的晶体振荡器销量预计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
此外,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分析,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电子元件制造业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增长了约4.5%。该机构还预测,由于离岸组装和产品替代,个人计算和通信设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将保持稳定。此外,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拥有战略石英储备,2023年进口了超过4.555亿美元的晶体振荡器。这凸显了美国依赖全球供应链供应成品零部件和半导体。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增加晶体振荡器的使用。
晶体振荡器市场:增长动力和挑战
增长动力
- 汽车电子和电动汽车趋势的增长:电动汽车趋势和对自动驾驶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晶体振荡器的销售。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18.5%增长到35.5%。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信息娱乐系统的日益集成将增加用于时序同步的晶体振荡器的销售。
- 工业自动化和工业4.0:工业4.0实践的不断普及将推动对先进晶体振荡器的需求。智能制造和工厂自动化趋势也推动了实时监控晶体振荡器的销量增长。终端用户对高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性的晶体振荡器的需求日益增长。持续的技术创新预计将推动工业级晶体振荡器的普及。
晶体振荡器市场的技术创新
未来几年,技术进步预计将使晶体振荡器制造商的收入翻一番。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了创新型晶体振荡器的销售。
趋势 |
行业 |
采用速率/影响 |
MEMS振荡器 |
电信 |
到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92.4%的5G毫米波基站都将采用MEMS振荡器 |
抗辐射振荡器 |
航空航天/国防 |
2024年,68.6%的卫星有效载荷将与RH振荡器集成 |
可穿戴设备小型化 |
消费电子产品 |
2024年石英可穿戴振荡器同比增长44.2% |
晶体振荡器市场中的人工智能 (AL) 与机器学习 (ML) 集成
人工智能 (AI) 与机器学习 (ML) 的集成有望提升晶体振荡器的生产效率和效率。精通技术的终端用户将在未来几年引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的晶体振荡器的销售。
公司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集成机器学习 |
成果 |
SiTime 公司 |
基于 AI/ML 的振荡器研发性能仿真 |
产品开发时间缩短 30.4% (2024) |
TXC Corporation |
用于高频汽车级振荡器的AI驱动设计自动化工具 |
振荡器定制成本降低22.5% (2024) |
村田制作所 |
基于人工智能的供应链分析和物流预测 |
物流成本降低19.7% (2024年) |
挑战
- 基础设施差距:基础设施薄弱是晶体振荡器生产和商业化的主要障碍。缺乏先进的洁净室设施和精密装配线阻碍了整个制造流程。这也降低了投资者的进入门槛,阻碍了该国的经济增长。然而,许多领先的企业正在采取合作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
- 监管贸易壁垒:复杂的监管政策预计将阻碍新型晶体振荡器的推出。晶体振荡器市场进入延迟导致制造商无法抓住趋势机遇,从而造成重大收入损失。此外,严格的监管也增加了运营成本,从而推高了最终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利润率。
晶体振荡器市场:关键见解
报告属性 | 详细信息 |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6.1%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年) |
28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54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晶体振荡器细分
最终用途(汽车、消费电子、IT 和电信、航空航天和国防、医疗保健、工业、其他)
预计到 2037 年,消费电子领域将占据全球晶体振荡器市场份额的 39.1%。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家用设备的蓬勃发展,也刺激了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分析,2023 年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出口额超过 1131 亿美元。这为高性能材料生产商带来了丰厚的盈利机会。对实现无缝设备性能的稳健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必将加速晶体振荡器的销售。
安装类型(通孔、表面贴装技术 (SMT))
预计在整个预测期内,表面贴装技术类型将占据全球晶体振荡器市场份额的 55.3%。微型化趋势和自动化 PCB 制造工艺的需求预计将推动对表面贴装晶体振荡器技术的需求。据电子工业联合会 (IPC) 称,全球超过 89.5% 的电子组件依赖于 SMT。同一消息来源还预测,到2030年,这一需求预计将实现7.8%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的创新将推动下一代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
我们对全球晶体振荡器 市场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细分市场:
安装类型 |
|
水晶切割 |
|
最终用途 |
|

Vishnu Nair
Head - Global Business Development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晶体振荡器行业-区域范围
北美市场预测
预计到2037年,北美晶体振荡器市场将占据全球30.1%的收入份额。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晶体振荡器市场的增长。有利的监管政策和公共激励措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推动晶体振荡器的销售。蓬勃发展的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活动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对创新晶体振荡器的需求。
预计,在扩展强大的无线连接网络方面不断增加的投资将推动美国晶体振荡器的销售。电信行业的强劲增长将推动对创新晶体振荡器的需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透露,其每年将约12.5%的联邦预算用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公众支持将使晶体振荡器制造商的利润份额翻一番。
加拿大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对专用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将推动晶体振荡器的销售。对强大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也将在未来几年推动晶体振荡器的需求。对数字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有望推动该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的晶体振荡器的生产。
亚太市场统计数据
预计2025年至2037年间,亚太晶体振荡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1%。不断发展的IT和电信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增加晶体振荡器的销量。政府出台的旨在扩大信息通信技术 (ICT) 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性政策有望加速晶体振荡器的生产。预计汽车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将使晶体振荡器制造商的收入翻一番。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是晶体振荡器生产商最具机遇的市场。
中国蓬勃发展的半导体市场为先进晶体振荡器的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估计,过去五年,政府在晶体振荡器技术方面的支出增长了近 28.5%。该消息来源还强调,到 2023 年,公共资金将支持超过 480 万家集成振荡器解决方案的公司。5G 的快速部署和物联网的普及正在推动整个晶体振荡器市场的增长。
在研究期间,数字化转型举措有望推动印度晶体振荡器的销售高速增长。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推动了晶体振荡器的销售。根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 (MeitY) 的分析,2015 年至 2023 年期间,晶体振荡器技术资金投入将增长约 22.5%。“数字印度”和“印度制造”等举措预计也将推动印度晶体振荡器贸易的发展。
主导晶体振荡器市场的公司
- 公司概况
- 商业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布局
- SWOT分析
全球晶体振荡器市场由美国和日本公司主导,这得益于它们掌握的专有技术。领先的公司专注于研发活动,以推出下一代晶体振荡器。行业巨头们也正在采用新产品发布、并购、合作伙伴关系和区域扩张等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影响力。主要参与者正在与其他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增强其产品供应。他们还在高潜力市场拓展业务,以从尚未开发的机会中获取高额利润。
公司名称 |
原产国 |
2024年收入份额 |
Abracon LLC |
美国 |
9.9% |
CTS Corporation |
美国 |
8.5% |
TXC Corporation |
台湾 |
8.3% |
SiTime公司 |
美国 |
6.6% |
Rakon有限公司 |
新西兰 |
5.9% |
福克斯电子 |
美国 |
XX% |
Ecliptek 公司 |
美国 |
XX% |
Euroquartz 有限公司 |
英国 |
XX% |
TXC 美国 |
美国 |
XX% |
台田电子 |
台湾 |
XX% |
赛弗科技 |
英国 |
XX% |
四川捷宏电子 |
中国 |
XX% |
CTS 印度 |
印度 |
XX% |
德州仪器 |
美国 |
XX% |
以下是晶体振荡器市场中每家公司所涵盖的领域:
最新发展
- 2024年3月,Abracon LLC推出了一款针对支持AI的边缘计算平台优化的新型TCXO。该公司的新闻稿显示,2024年上半年设备出货量增长了10.4%。
- 2024年2月,SiTime Corporation宣布推出其下一代基于MEMS的可编程振荡器系列,专为5G网络基础设施和物联网设备而设计。根据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新产品线带来的收入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5.3%。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5285
- Published Date: Jun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