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穿戴 AI 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380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9,601億美元,在預測期(即2025-2037年)以28.2%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到2025年,穿戴式人工智慧的產業規模將達到487億美元。
市場作為供應鏈產品,與多個主要環節緊密相連,從材料採購到產品製造。半導體等原料主要從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 2023年,馬來西亞供應了美國近21%的半導體進口,使其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參與者。因此,該行業的國際貿易趨勢對市場至關重要。下表重點介紹了市場的供應鏈格局:
類 |
統計 |
供應鏈 |
馬來西亞:占美國半導體進口量的22% (2023) |
裝配線 |
馬來西亞:佔全球後端半導體產量的14% |
生產者物價指數 |
最終需求商品PPI:-0.8% (2025年3月);鋼鐵產品:+7.2%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科技硬體CPI:逐步上漲 |
進出口動態 |
美國半導體進口額:256億美元;馬來西亞:38億美元 (2023) |
科技投資 |
美國國防部RATE計畫:投資1,020萬美元 |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2025年3月,最終商品需求的生產者物價指數下降了0.8%,而鋼廠產品價格則上漲了7.2%。這些因素影響著穿戴式AI設備成本的多個方面,例如製造成本和最終用戶定價。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呈現類似的趨勢,該指數提供了電子產品和穿戴式裝置的一些詳細指數。技術發展是企業大力投資加速市場成長的另一個關鍵領域。例如,美國國防部在「威脅暴露快速評估」計畫上投資了近1,010萬美元,以改善穿戴式裝置在疾病檢測方面的應用。他們不僅推動了新技術的研發,也拓寬了穿戴式AI技術的應用領域,例如醫療保健和國防領域。

穿戴式人工智慧領域: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感測器技術的進步:穿戴式人工智慧設備的技術創新推動市場成長,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寬。先進的感測器和技術使穿戴式裝置能夠提供心率、血氧水平和體溫等健康指標。這些小型感測器能夠實現即時健康追蹤。根據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部 (MeitY) 報告,由於感測器技術的進步,2024 年穿戴式裝置市場預計將成長 21%。數據還顯示,政府健康機構的穿戴式裝置使用量增加了四分之一,這表明人們的重點已轉向使用感測器進行預防性以及持續性健康維護。
- 健康和健身意識:全球對維持更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識,導致對穿戴式人工智慧裝置的需求激增,這些裝置可用於追蹤睡眠、身體活動和整體健康狀況。就預防性醫療保健和個人健康的效率而言,智慧手錶和健身手環正在興起。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到2024年,約有59%的美國公民使用穿戴式健身追蹤器來追蹤活動量和管理慢性病。此外,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稱,數位健康計畫的使用率增加了31%,而穿戴式裝置是該計畫的一部分。這一趨勢表明,未來消費者將透過穿戴式人工智慧技術,積極主動地進行健康管理。
市場中主要的技術創新
由於影響各行各業的關鍵技術因素,全球市場的趨勢正在迅速變化。一些新興模式包括用於即時數據控制的人工智慧、帶有感測器的智慧面料以及AR/VR技術。這些創新正在提升醫療保健、製造業和電子等產業的功能。
下表重點介紹了市場上的技術趨勢、產業採用及其成果:
趨勢 |
data |
範例 |
影響 |
遠端病人監控 |
2024年節省3,100億美元;採用率達 88% |
Withings AI 監測儀 |
急診就診次數減少 45% |
設備中的 GenAI |
年成長 344% (2024 年); 20% 的智慧型手機份額 |
Apple Intelligence、Pixel |
需求激增 |
工業穿戴裝置 |
成長 210 億美元 (2024-2028 年);58% 複合年增長率 |
Honeywell AI 穿戴式裝置 |
減少安全事故,提高投資報酬率 |
穿戴式 AI 市場的永續發展趨勢
近年來,穿戴式 AI 公司一直在大力採取措施,使其產品更具永續性,以應對環境問題。其中包括在製造過程中實現 95% 的清潔電力使用,以及加強再生材料的使用。下表列出了各公司及其永續發展舉措、目標和業務影響:
公司 |
永續發展資料 |
目標 (2030) |
蘋果公司 |
溫室氣體減排 56% (2015-2023 年);95% 清潔電力;95% 再生鈦金屬(Apple Watch Series 10) |
碳中和;減量 76%(2015-2030 年) |
Sony公司 |
消費者科技循環倡議;「邁向零排放之路」計畫 |
零環境足跡 (2050) |
挑戰
- 產品發布延遲:諸如《歐盟人工智慧法案》等嚴格的法規正在引發合規性問題,包括人工智慧系統的風險評估和透明度文件。這些要求會導致額外的時間,時間跨度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尤其是對於那些可能無法負擔內部法律或監管專業人員的小型企業。立法流程會減緩並阻礙創新,因為它會使小型企業不願進入市場。這導致穿戴式裝置開發延遲,只有資金雄厚的公司才有能力開發穿戴式設備,這可能會抑制市場成長。
- 資料隱私擔憂:人們對資料隱私的擔憂日益加劇,這影響了消費者對穿戴式AI產品的關注。由於大量資料外洩事件,人們不願提交自己的生物特徵或行為資料。因此,需要重要資訊的設備(例如健康監測器和智慧手錶)的普及速度較慢。製造商正在不斷開發符合嚴格隱私設計的產品,提供更多關於產品資料的信息,並保護消費者的資料。
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關鍵見解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28.2%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380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9601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穿戴式裝置AI細分
營運(設備端AI,雲端AI)
預計到2037年,設備端AI細分市場將佔據最高收入份額,達到55%。穿戴式科技對裝置端AI需求的激增正在改變即時資料處理和隱私合規場景。透過減少對雲端基礎設施的依賴,設備端AI能夠以更低的延遲提供更快的數據傳輸,這對於醫療保健和健身監測至關重要。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2024 年的報告,約59%的穿戴式AI設備使用設備端處理來滿足嚴格的資料安全標準。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訊部也加快了穿戴式裝置中嵌入節能AI晶片的研發,預計到2024年,韓國本土產能將提升23%。
應用領域(消費性電子、醫療保健、汽車、軍事與國防、媒體與娛樂)
到2037年,醫療保健領域可望佔據穿戴式AI市場的最大收入份額,達到32%。慢性病治療、監測和老年護理領域對穿戴式裝置的需求日益廣泛。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24年的報告,在政府註冊的醫院中,穿戴式AI試點計畫數量增加了近29.5%。在印度,印度「阿育吠陀數位使命」(Ayushman Bharat Digital Mission)2024年的報告重點指出,近130萬名患者採用穿戴式裝置進行即時監測。這些舉措正在推動該細分市場的成長。
我們對全球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市場:
產品類型 |
|
應用 |
|
操作 |
|

Vishnu Nair
Head - Global Business Development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穿戴式人工智慧產業-區域概要
亞太市場預測
隨著智慧手錶和健身追蹤器需求的不斷增長,亞太地區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預計將佔據35%的市場份額。日本和中國政府正在投資數位基礎設施,以支持這一趨勢。另一方面,印度的PLI計畫宣布撥款約195億美元用於穿戴式電子產品的製造。政府的措施正在推動各種穿戴式人工智慧的發展,尤其是在醫療保健、健身和老年護理應用領域。
由於消費者對健身手環和醫療保健領域基於人工智慧的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正在穩步增長。作為新基建策略的一部分,地方政府也強調了數位化的重要性,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撥款超過590億美元,在全國範圍內建設5G網路。此外,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期制定了一系列計劃,旨在提升對智慧穿戴技術本土創新的需求。這些國家級措施正在推動穿戴式人工智慧設備的發展,從而加速市場成長。
北美市場統計
基於北美地區完善的數位基礎設施、完善的5G網路以及政府扶持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預計到2037年,北美可穿戴人工智慧市場將佔據全球20%的市場份額。在美國,美國國家電信和資訊管理局(NTIA)的BEAD計畫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5G FAST計畫目前正在大力推動穿戴式人工智慧在ICT領域的應用。這些計劃正在推動基於人工智慧的可穿戴設備在醫療保健、國防和智慧基礎設施等各個行業的應用。這些政策與國家在智慧醫療和智慧工業領域的目標相符。根據美國國家電信與資訊管理局 (NTIA) 的數據,2023 年將有超過 220 萬戶家庭獲得連網服務,而 2021 年這一數字為 190 萬戶。
美國穿戴式 AI 市場將在不久的將來呈現指數級成長。這一增長得益於消費者對智慧手錶和健身追蹤器的認知度不斷提升,預計 2023 年用戶將超過 2,250 萬。地方政府正加大對 5G 生態系統的投資力度,以支持市場成長。例如,NTIA 的寬頻公平、接入和部署 (BEAD) 計劃根據《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撥款近 430 億美元用於寬頻擴展。這些投資提升了穿戴式 AI 設備的效能,尤其是在醫療保健領域,從而推動了市場成長。

主導穿戴式AI領域的公司
- 公司概況
- 業務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佈局
- SWOT 分析
受健康監測、人工智慧整合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等技術的推動,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正在快速成長。各大公司紛紛推出創新設備,增強健康追蹤功能,並更能融入各自的生態系統。各大公司正在開發用於健康領域的先進穿戴式裝置。各組織之間的合作引領了正面的趨勢,推動了科技與時尚的融合。隨著市場顯著成長,主要參與者正在擴展其產品線,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下是市場上的頂級參與者:
公司名稱 |
原產國 |
2024 年營收份額 |
Apple Inc. |
美國 |
33.6% |
三星電子有限公司 |
韓國 |
16.7% |
Google有限公司(Alphabet Inc.) |
美國 |
14.5% |
華為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 |
12.3% |
Garmin Ltd. |
美國 |
7.7% |
小米公司 |
中國 |
XX% |
Meta Platforms, Inc. |
美國 |
XX% |
Oura Health Ltd. |
芬蘭 |
XX% |
GOQii Inc. |
印度 |
XX% |
Empatica Inc. |
美國 |
XX% |
LifeBEAM Technologies Ltd. |
以色列 |
XX% |
Ultrahuman Healthcare |
印度 |
XX% |
EssilorLuxottica |
法國/義大利 |
XX% |
Sword Health |
葡萄牙 |
XX% |
以下是穿戴式人工智慧市場中每家公司所涵蓋的領域:
最新動態
- 2025年3月,Limitless推出了一款硬幣大小的吊墜,能夠錄製對話並提供自我提升建議。該裝置佩戴在項圈上,可捕捉音訊、進行分析並據此提供回饋。
- 2025年1月,Bee AI推出了一款全新手環,借助整合的大型語言模型,能夠錄製和分析對話。這款先鋒手環不僅提供即時功能,還保留了聆聽功能。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3876
- Published Date: Jun 3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