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輪胎市場規模在2024年超過2079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底將達到4000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5年至203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5.1%。預計2025年輪胎產業規模將達2,184億美元。
受永續發展需求、電動車普及以及數位監控技術應用的推動,輪胎市場正在實現溫和成長。 2025年2月,諾記輪胎推出了Surpass AS01輪胎,採用芳綸纖維胎側,並提供55,000英里(約8.6萬公里)的保固,樹立了輪胎耐用性和抗穿刺性能的新標竿。為了滿足電動車和監管部門的需求,製造商正在將再生膠料和滾動阻力改進融入輪胎特性中。基於物聯網的輪胎已成為新常態,可提供更強大的診斷功能並減少停機時間。各國政府透過輪胎翻新獎勵措施、排放控制和材料再利用,越來越多地支持循環經濟方法。綠色輪胎投資日益成為車隊營運商的焦點。輪胎市場正朝著可持續、數位化互聯和基於性能的模式發展。
積極的資本流動和監管要求影響輪胎製造商的生產能力。 2025年1月,Epsilon Carbon推出了Terrablack,這是一款符合ESG標準的低排放炭黑替代品。因此,製造商正在整合其整個價值鏈的環境考量,以實現碳中和生產,確保符合道德標準的採購,並促進資源回收。同時,新穎的輪胎設計能夠控制電動車的扭力和重量,推動了材料科學領域的進步。城市交通、微型交通和自動駕駛接駁車的普及推動了對安靜、基於感測器的輪胎的需求。永續性、數位化賦能和嚴格的合規性是當今市場領先地位的特徵。該領域的技術發展正在促成原始設備製造商和輪胎創新者之間建立新的合作關係。
輪胎市場的供應鏈動態
目前,輪胎市場正面臨嚴重的供應鏈中斷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原物料成本的不確定性,包括2023年天然橡膠價格年增22%,以及東南亞等重要產區的地緣政治動盪。 IRSG表示,東南亞產區佔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的70%。為此,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等主要企業正在策略性地投資合成橡膠替代品。同時,他們正在其供應鏈中引入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以促進道德採購實踐。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正在推動生產商變得更加環保,目前30%的輪胎廠使用再生零件。除了全球趨勢之外,隨著企業力求減少從中國的進口,本土化回流舉措也得到了支持,例如固特異計劃於2024年斥資5億美元在美國擴張。
表格:輪胎供應鏈策略(2024-2030)
舉措 |
指標/投資 |
合成橡膠的採用 |
2026年成本降低15% |
區塊鏈可追溯性 |
40%的一級供應商 |
符合歐盟CBAM標準 |
30% 再生材料使用率 |
美國回流投資 |
5億美元(固特異,2024年) |

輪胎市場: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車隊電動化與電動車輪胎開發: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的車隊電動化是輪胎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2024年1月,韓泰推出了iON GT夏季輪胎,該輪胎利用可再生資源,並針對電動車的高扭力進行了調校。電動車所需的結構強度和散熱性能正在影響輪胎配方。主要參與者正在根據零排放汽車標準重塑研發路線。輪胎的設計理念旨在實現更長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更佳的煞車性能和更低的能量損耗。這一趨勢正在加劇汽車製造商對下一代電動車輪胎的需求。提供精良電動車專用產品的製造商正在簽訂長期供應商合約。
- 輪胎翻新產業和生命週期優化的成長:隨著環保目標和成本壓力的增加,輪胎翻新和生命週期優化的需求正在增長。例如,米其林於2024年4月將其MRT技術擴展到20個新的國家,在提供與新輪胎相同的性能的同時,減少對垃圾掩埋場的依賴。車隊實現了總擁有成本的降低和更高的可重複使用性。透過數位追蹤工具即時分析輪胎胎面和溫度,可以優化翻新週期,最大限度地延長輪胎壽命並避免浪費。智慧翻新正在鞏固商業運輸和物流的可持續性。各公司正在投資自動化設施,以促進翻新輪胎服務的規模化發展。
- 輪胎管理數位化,提升效率:數位化正在徹底改變輪胎管理和營運效率。 2023年2月,大陸集團推出了ContiConnect Live,這是一套基於雲端的分析工具,可即時洞察輪胎磨損、胎壓和發熱情況。車隊可運用這些洞察規劃未來的服務需求,並避免計畫外的維修。這些工具不僅能提高燃油效率和安全性,還能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隨著連網汽車平台的日益普及,對智慧輪胎系統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智慧輪胎系統正成為商業車隊營運的核心差異化因素。供應鏈優化越來越依賴組合平台。
趨勢
永續與循環輪胎生產
循環經濟模式的日益普及推動了對可持續生產輪胎的需求,倍耐力承諾到 2030 年實現 50% 的材料可持續採購,就證明了這一點。米其林的 BioButterfly 計畫透過使用來自農作物廢料的生物基異戊二烯來推動這一轉變,將每個輪胎的碳排放量減少 35%。此外,歐盟的《廢舊輪胎(ELT)指令》透過強制要求2025年達到90%的可回收性來協助這項努力,為透過熱解回收橡膠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新的市場動態催生了像 BlackCycle 這樣的新進者。該公司專注於將 ELT 升級改造為有價值的原料,目標是到 2030 年將輪胎市場的估值提升至 20 億美元。
表格:永續輪胎趨勢(2024-2030 年)
因子 |
指標 |
永續材料目標 |
2030年達到50%的減量 |
採用生物源異戊二烯 |
減量35% |
ELT 回收規定 |
在 2025 年實現 90% 的回收 |
循環經濟市值 |
到 2030 年將達到 20 億美元 |
融合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智慧輪胎
表格:智慧輪胎趨勢(2024-2030)
因子 |
指標 |
燃油效率提升 |
減少8% |
胎面磨損預測準確率 |
準確率高達95% |
市場成長預測 |
12% 複合年增長率 |
挑戰
- 智慧輪胎技術熟練勞動力的缺乏:該行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缺乏訓練有素的輪胎診斷、物聯網安裝和感測器校準技術人員。儘管智慧輪胎的普及率不斷提高,但目前本地服務中心缺乏必要的技術基礎。此外,許多農村地區的服務中心仍然依賴老舊設備。缺乏熟練的技術人員,數位輪胎生態系統可能會導致業績不佳。縮小人才缺口對於實現連網輪胎基礎設施的潛力至關重要。技能提升需要與技術推廣同步進行。
- 供應鏈波動對輪胎製造的影響:供應鏈不確定性仍是輪胎市場的結構性障礙。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同樣收緊了天然橡膠和炭黑的取得。作為因應措施,企業將投入區域化,實現供應基礎多元化,並投資於再生替代品。各國政府也越來越多地鼓勵原料的本地生產和生物質的使用。所有這些措施都旨在緩衝後續衝擊並確保生產的連續性。
輪胎市場:關鍵洞察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4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5.1%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年) |
2079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7 年) |
4000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輪胎分割
設計類型(子午線輪胎、斜交輪胎)
預測期內,子午線輪胎市場將以 89.1% 的市佔率領先輪胎設計類別。子午線輪胎的可靠性、散熱性和結構特性使其成為各類應用的首選。 2025 年 2 月,固特異的 EcoReady 輪胎實現了 70% 的可持續成分,採用大豆油和稻殼二氧化矽。這些特性可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滾動阻力。子午線輪胎擁有更長的胎面壽命和均勻的抓地力,深受原始設備製造商和車隊管理者的青睞。它適用於輕型和重型車輛領域,鞏固了子午線設計的主導地位。
輪圈尺寸(13-15吋、16-18吋、19-21吋、21吋以上)
預計到2037年,16-18吋輪圈市場將以57%的市佔率領先輪胎市場。此輪圈尺寸適用於各種車型,包括轎車、SUV和跨界多用途車。普利司通於2025年2月推出了17吋Turanza Prestige電動車輪轂,兼具平順性和低噪音性能。中型輪轂在重量分佈、空氣動力學和節能性之間找到了平衡。汽車製造商標準化了輪圈尺寸,以實現高性能和設計多樣性。相同尺寸的大規模生產提高了可用性和成本效益。消費者需求鞏固了其在同類產品中的領先地位。
應用(公路、非公路)
預計到 2037 年,公路輪胎將佔據輪胎市場份額的 88.4%,佔據主導地位。城市通勤、貨運和公路運輸持續推動對高性能胎面的需求。大陸集團於 2025 年 2 月推出了經 SmartWay 認證的 WORK 系列輪胎,專為零擔運輸和區域性卡車運營而開發。這些輪胎注重胎面壽命、可翻新性和低滾動阻力。基礎設施項目和州際物流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成長。公路輪胎現在配備了感測器,可即時追蹤數據。它們在互聯物流的應用日益強大。
我們對輪胎市場的深入分析涵蓋以下細分:
設計類型 |
|
鏡框尺寸 |
|
應用 |
|
車輛類型 |
|
季節 |
|
最終用途 |
|
通路 |
|

Vishnu Nair
Head - Global Business Development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輪胎行業 - 區域概況
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市場統計
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佔據輪胎市場份額的35.8%,是輪胎產量的領頭羊。東協國家、印度和韓國快速的機動化趨勢推動了輪胎市場的成長,刺激了替換輪胎和原廠輪胎的需求。為了因應售後輪胎需求的成長,大陸集團於2024年10月擴建了位於泰國的工廠。出口信貸、勞動力供應和稅收優惠仍然是其在該地區擴張的有利條件。此外,城市智慧輪胎基礎設施在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主要大都市日益完善,綠色認證計畫的實施也正在推動向環保輪胎生產方式的轉變。
中國在全球輪胎製造業中佔據領先地位,國內需求旺盛,出口能力強勁。為此,CEAT於2025年1月拓展了其非公路用輪胎業務,推出了專為中國農業應用量身定制的專業輪胎。國內輪胎業者已開始積極研發符合電動車標準的胎面膠,並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品質監控。旨在鼓勵清潔旅遊和物流電氣化的國家政策也推動了輪胎產業的大規模研發。此外,出口協議現在已包含ESG合規義務,而中國完善的分級供應商網路則使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成本和速度優勢。
印度輪胎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轉型,其特點是高度重視實現自力更生和擁抱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為了因應這一持續的轉變,2024年4月,Maan Aluminium提高了其擠壓產能,以滿足電動車輪胎胎體日益增長的需求。本土輪胎製造商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人和基於人工智慧的技術來實現其生產部門的自動化。印度加快電動車普及與製造計畫 (FAME-II) 也推動了電動車相關輪胎的需求成長。此外,出於經濟原因,輪胎翻新工藝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受歡迎,政府計劃也鼓勵使用綠色輪胎材料,這表明印度輪胎市場正在朝著規模化和永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北美市場分析
預計到 2037 年,北美 輪胎市場將保持 5.1% 的複合年增長率,這主要得益於電動車使用量的增加和車隊運營的數位化。賽輪集團將於 2023 年 12 月在墨西哥開設新工廠,旨在加強在北美的業務並縮短交貨時間,這進一步凸顯了這一趨勢。此外,氣候監管政策和電動車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對高效能智慧輪胎的需求。因此,企業更加重視本地採購模式和自動化營運應用。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現在將永續發展指標放在首位,該地區已成為高端和循環輪胎設計的新興中心。
公共和私人部門對綠色交通項目的投資推動了美國輪胎市場的發展。 2025 年 2 月推出的一項進步是固特異 RHA 2 SmartWay 輪胎,專為超區域運輸而設計,並配備了石材保護墊。這款輪胎不僅耐磨性更強、可回收利用,而且還符合車隊效率目標和環境永續性。此外,聯邦政府對貨物運輸碳中和的激勵措施也刺激了對先進輪胎技術的需求。因此,車隊數位化如今已成為採購實踐中公認的規範,數據驅動型輪胎和電動車專用輪胎在美國車隊轉型計畫中扮演著主導角色。
加拿大在符合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的製造方法和冬季輪胎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了體現其承諾,住友集團於2025年2月報告稱,透過實施再生能源形式和製程改進,其加拿大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27%。此外,在尋求降低成本和永續替代方案的物流公司的支持下,輪胎翻新在加拿大各省越來越受歡迎。加拿大在專門針對雪地和全天候條件的輪胎設計和製造流程方面也同樣佔據主導地位。政府的激勵措施進一步幫助製造商擴大清潔輪胎的生產規模。相比之下,基於感測器的輪胎追蹤設備已在商用車輛測試中進行試用。

主導輪胎市場的公司
- 公司概述
- 業務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佈局
- SWOT 分析
輪胎市場競爭激烈,米其林、固特異、大陸、普利司通和橫濱等領導企業在創新和生產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CEAT、佳通、錦湖和財富輪胎等企業正在電動車領域、非公路用車和循環經濟實踐中建立利基優勢。透過採用智慧輪胎創新、材料循環利用和在地化策略,輪胎市場份額的競爭日益激烈。獨家技術聯盟和原始設備製造商合作夥伴關係是高端輪胎行業的標誌。如今,這種競爭正延伸到人工智慧、自動化和數位平台領域。
內部碳定價的應用已不再是例外,而是領導企業的典型做法。此外,輪胎翻新、再生原料的使用和先進的廢棄物處理等循環經濟解決方案也越來越受歡迎。輪胎製造商越來越多地將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考慮作為採購、設計和報廢考慮的基礎。這些進步預示著輪胎產業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轉變,並專注於永續性、韌性和智慧技術創新。
全球輪胎市場製造商(2024 年)
以下是輪胎市場的一些領先公司:
公司 |
國家 |
市佔率 (2024) |
普利司通公司 |
日本 |
15% |
米其林集團 |
法國(歐洲) |
14% |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 |
美國 |
9.5% |
大陸集團 |
德國(歐洲) |
8.8% |
住友橡膠工業 |
日本 |
6.7% |
倍耐力 & C. S.p.A. |
義大利(歐洲) |
xx% |
韓泰輪胎 &技術 |
韓國 |
xx% |
橫濱橡膠公司 |
日本 |
xx% |
中策橡膠集團(ZC Rubber) |
中國 |
xx% |
東洋輪胎株式會社 |
日本 |
xx% |
庫柏輪胎和橡膠公司 |
美國 |
xx% |
阿波羅輪胎有限公司 |
印度 |
xx% |
錦湖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
韓國 |
xx% |
MRF有限公司 |
印度 |
xx% |
玲瓏輪胎 |
中國 |
xx% |
以下是全球輪胎製造商各公司所涵蓋的領域:
最新動態
- 2025年3月,普利司通美洲公司推出了採用ENLITEN技術的R273 Ecopia和Duravis M705輪胎。這些輪胎面向區域和最後一英里配送車隊。該技術提高了胎面壽命和可翻新性,同時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普利司通致力於推動商用運輸的低排放解決方案。
- 2024年3月,住友推出了其智慧輪胎概念(SMART TYRE CONCEPT),旨在降低滾動阻力並提高電動車效率。該平台包括即時感測器整合和智慧胎面膠。該計畫於2030年全面投入商業運營,這與固特異「駕馭未來2050」路線圖相契合。
- 2024年2月,固特異在其科爾馬-貝爾格工廠實施了智慧製造系統。盧森堡工廠目前完全使用再生電力運作。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提高了生產力並減少了排放。這將成為固特異可持續營運的標竿。
作者致谢: Sanya Mehra
- Report ID: 7706
- Published Date: Jun 3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