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智能交通系统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智能交通系统市场的规模在2024年达到550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底将达到1550亿美元,在预测期(即2025-2037年)内复合年增长率为8.5%。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市场规模估计为590亿美元。
智能交通系统 (ITS) 市场正在经历重大的供应链变革,这主要得益于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价格变化以及投资增加。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期间,运输设备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上涨 1.5%,反映出货运和设备成本的上涨。不同运输方式的 PPI 变化包括:航空运输上涨 3.6%,卡车运输上涨 3.1%,铁路运输上涨 1.6%,而水运则下降 0.9%。同期,货运和货物服务协调增长了 9.8%。
在需求方面,运输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上涨了 3.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机动车保险上涨 11.8%,约占消费品价格总涨幅的 10.9%。维护和维修成本上涨了2.4%,航空票价上涨了1.9%。此外,技术进步继续影响着市场。联邦公路管理局为16个州的20个项目拨款超过9600万美元,用于先进交通技术与创新(ATTAIN)项目,涵盖服务欠缺地区的智能多式联运解决方案。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键零部件的国际贸易。投入成本的上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上涨表明供应链受到限制,凸显了优化物流和制定前瞻性投资策略的必要性。

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政府举措和基础设施投资: 世界各国政府正致力于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以提高交通效率、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并改善道路安全。日本国土交通省 (MLIT) 计划于 2024 年投资 2.1 亿美元,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部署智能交通系统 (ITS),这些政策的重点是 V2X(车对万物)通信系统和人工智能交通管理。这些发展旨在到2027年将交通事故减少20%,城市拥堵减少15%。同样,印度的“智慧城市计划”(包含约118亿美元的预算)正在大力资助100个指定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例如自适应交通控制、自动监控和多式联运整合。这些重大举措创造了良好的监管环境,并鼓励公私合作,显著促进了全球ITS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
-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进步: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连接的融合正在改变智能交通系统。实时数据收集、预测分析和低延迟通信可以优化路线指引、事故检测,并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例如,在欧洲和亚洲的多个试点项目中,人工智能驱动的交通预测系统已将交通拥堵减少高达30%,这体现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重要作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宣布,2023年,城市交通系统中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 (IoT) 应用将增长28%,尤其是在深圳和上海等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将改善15%至20%。
市场上的重大技术创新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 (IoT) 和车联网 (V2X) 等技术的推动下,ITS 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这些技术提高了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分析和来自物联网设备的实时数据正在简化交通流量,并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汽车、电信和物流等关键行业正在引领该技术的采用。从地区来看,北美凭借其强大的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亚太地区则通过城镇化和智慧城市项目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快速增长。下表重点介绍了当前的技术趋势及其对各行业的影响。
趋势 |
统计影响 |
示例 |
人工智能交通管理 |
出行时间减少 14%(工作日),21%(周末) |
安娜堡的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 |
自动驾驶汽车 (AV) |
试点车队能耗降低 27% |
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中的 AI 集成 |
V2X 通信 |
通过车辆-基础设施数据支持更安全的高速公路合并 |
丰田 & NTT 投资 AI 平台,助力自动驾驶 |
物联网集成 |
实时数据助力精准交通预测 |
Aimsun Live 利用实时信息预测城市和区域交通状况 |
预测性维护 |
减少车辆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
人工智能传感器可检测卡车、火车和飞机的潜在故障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智能交通系统市场中的整合
人工智能和ML 正在通过加快产品开发和提高运营效率来改变 ITS 市场。这些进步凸显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如何重塑智能交通系统 (ITS) 格局,在产品开发和运营效率方面带来显著提升。
公司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应用 |
已验证结果 |
Altair |
使用 HyperWorks 平台进行 AI 驱动的仿真 |
已交付的仿真结果比传统方法快 1,000 倍 |
嬴彻科技 |
AI 驱动的卡车自动驾驶 |
实现超过 5100 万公里无事故运行 |
Uber Freight |
用于优化卡车路线和自动化客户服务的人工智能 |
空载里程减少了 10% 至 17%;将服务等待时间从 5 分钟缩短至 35 秒 |
Cityflo |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铁驾驶员安全系统 |
提升公共交通的乘客安全和运营性能 |
LYT |
人工智能管理紧急车辆交通信号优先级 |
全市紧急响应时间缩短 70%,从 45 分钟缩短至 145 分钟 |
挑战
- 数据安全问题: 由于 ITS 高度依赖来自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联网汽车的实时数据,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车辆、基础设施和云系统之间海量的数据交换使系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受损的 ITS 网络可能导致重大风险,包括交通中断、安全隐患和公众信任丧失。此外,遵守各种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例如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或加州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使得 ITS 的部署更加复杂。因此,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强大的网络安全框架、加密的通信协议和一致的监控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市场:关键见解
报告属性 | 详细信息 |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8.5%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年) |
550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1550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智能交通系统细分
系统(先进交通管理系统 (ATMS)、先进旅客信息系统 (ATIS)、先进交通定价系统 (ATPS)、先进公共交通系统 (APTS))
预计到 2037 年底,先进交通管理系统 (ATMS) 市场将占据 36% 的份额,因为它们是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监控、控制和优化交通流量。这些系统使用传感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等技术来管理交通拥堵并缩短出行时间。ATMS 的增长取决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加强道路安全和减少排放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政府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也在推动 ATMS 的普及。此外,实时数据和预测交通模型的结合改善了交通部门的决策,进一步增加了需求。
交通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海运)
预计在预测期内,公路部门的收入份额将达到 56%,占据领先地位。该部门的增长受到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等车辆和交通管理改善的强劲推动。随着交通管理解决方案投资的增加,对实时数据分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趋势表明,许多政府正在通过车联网技术、自适应交通信号灯等举措优先发展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此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道路管理系统中的日益融合,使得交通管理相对更加高效。
我们对全球智能交通系统市场的深入分析涵盖以下细分领域:
系统 |
|
交通方式 |
|
应用 |
|
组件 |
|

Vishnu Nair
Head - Global Business Development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智能交通系统行业 - 区域概况
北美市场分析
由于公共和私营部门对智能出行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预计北美智能交通系统市场在预测期内将占据38%的市场份额。该地区致力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并整合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以支持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及。5G的广泛部署也促进了先进的车对基础设施 (V2I) 通信。加拿大和美国正在实施鼓励智慧城市发展和互联交通系统的国家政策。此外,跨境货运的不断增长也推动了对实时交通和物流管理工具的需求。
得益于联邦政府的大力投入、技术创新和公共安全法规的严格要求,美国智能交通系统市场正在迅速扩张。美国交通部的“ATTAIN”计划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等项目正在向智能交通技术投入数十亿美元。美国各大城市正在采用人工智能交通系统,以减少排放并改善交通状况。此外,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兴起也增加了对综合交通控制和智能道路解决方案的需求。此外,政府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也促进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在城乡地区的快速部署。
亚太市场分析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和大都市的崛起,预计亚太地区在预测期内将以 11% 的复合年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印度、日本和东南亚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计划正在满足对先进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5G 融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一种常态。此外,人们对道路安全和污染控制日益增长的担忧,进一步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技术的普及。此外,铁路和地铁现代化投资的不断增长,也使 ITS 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公路以外的领域。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其引领智能出行的国家战略,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市场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占据显著份额。交通运输部和工信部已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区,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庞大的城市人口推动了对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预测、智能信号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2023 年,中国建成了超过 3000 公里的智能高速公路,提升了交通效率和物流运营。在华为和百度等本土顶尖企业的支持下,ITS 在国家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使中国成为全球 ITS 创新者。

主导智能交通系统格局的公司
- 公司概况
- 商业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布局
- SWOT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市场既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利基市场参与者。西门子股份公司和泰雷兹集团等欧洲公司在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公司 Cubic Corporation 和 Garmin Ltd. 则专注于售票和导航。日本公司 DENSO 和日立则提供先进的汽车和基础设施技术。关键战略包括人工智能交通分析、智慧城市合作以及新兴城市市场的增长。下表列出了智能交通系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各自的市场份额。
公司名称 |
国家/地区 |
预计市场份额 (%)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德国 |
13% |
泰雷兹集团 |
法国 |
11% |
立方公司 |
美国 |
10% |
Kapsch TrafficCom AG |
奥地利 |
9% |
TomTom NV |
荷兰 |
xx% |
Garmin 有限公司 |
美国 |
xx% |
Q-Free ASA |
挪威 |
xx% |
Iteris公司 |
美国 |
xx% |
EFKON AG |
奥地利 |
xx% |
Lytx公司 |
美国 |
xx% |
Masabi有限公司 |
英国 |
xx% |
电装株式会社 |
日本 |
xx% |
日立制作所有限公司 |
日本 |
xx%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 |
xx%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 |
xx% |
以下是智能交通系统市场中每家公司所涵盖的领域:
最新发展
- 2025年2月,May Mobility将其在佐治亚州桃树角的自动驾驶接驳车服务过渡到无人驾驶运营,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进行商业部署。这一里程碑彰显了May Mobility自动驾驶技术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该技术也已在密歇根州安娜堡和亚利桑那州太阳城等城市部署。
- 2024年7月,西门子交通与柏林交通集团(BVG)签订了一份价值2.21亿美元的合同,将在柏林U5和U8地铁线路上实施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预计这项先进的信号技术将使列车运力提高 30%,并将列车间隔缩短至 100 秒以下,从而显著提高柏林的城市交通流动性。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3261
- Published Date: Jun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