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碰撞测试假人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碰撞测试假人市场规模在 2024 年价值 1.255 亿美元,预计到 2037 年底将达到 2.381 亿美元,在预测期(即 2025 年至 2037 年)内以 4.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 2025 年碰撞测试假人的行业规模将达到 1.31 亿美元。
全球碰撞测试假人市场由涵盖原材料、制造和装配环节的强大供应链驱动。该供应链依赖于高级传感器、金属和聚合物,这些主要来自亚太地区和北美。事实上,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 (ITA) 的数据,2024 年美国进口的价值 11 亿美元的汽车测试设备(包括假人部件)中,约有 38% 来自中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表示,高度集中在美国和德国的装配线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Humanetics 预测,2023 年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将使生产效率提高 13% 以上。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的报告,由于假人生产投入的增加,制造业机械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从 2023 年 11 月到 2024 年 11 月上涨了 2.5%。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汽车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上涨了2.2%,表明消费者物价保持稳定。技术进步,尤其是生物仿真假人,是值得关注的投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在2024年将投资超过4500万美元用于传感器增强型假人的研发。这些趋势反映出,在监管要求和技术创新的支撑下,市场表现强劲。
该市场的扩张依赖于碰撞测试假人部件(例如传感器和结构材料)的进出口。国际贸易管理局 (ITA) 报告称,2024年美国出口了价值超过2.8亿美元的基于传感器的测试设备,其中约34%销往欧盟。此外,中国约占全球假人制造用聚合物的48%。此外,贸易联盟和战略投资提供了市场稳定性,亚太地区是重要的增长中心。

碰撞测试假人行业: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假人设计的技术进步:配备最新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假人可用于碰撞测试,并且可以进行高级测试。如果生物仿真假人采用人工智能,测试时间将缩短 20% 以上,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并实现进一步改进。事故测试和模拟数据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市场扩张。
- 汽车产量增长: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对碰撞测试假人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 Research Nester 的分析,2011 年至 2021 年间,中国的汽车数量增长了 170% 以上,推动假人测试需求每年增长 9%。例如,全球最大的汽车品牌和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在2024年将假人测试量增加了18%,这导致碰撞测试假人订单量增加。
- 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转型: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能够应对异常车祸的假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已发布并开放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标准,使自动驾驶汽车更容易被接受,并且采用率比以前提高了约10%。例如,特斯拉在2024年与Humanetics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汽车专用假人,将碰撞测试的迭代次数减少了15%以上。
技术进步重塑碰撞测试假人市场
由于智能设备新技术的出现,假人现在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收集数据。汽车、航空航天和制造领域的公司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控制的传感器和数字孪生模型。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将 3D 打印的器官和传感器连接到碰撞测试假人身上,以了解特定类型的伤害。使用数字孪生进行碰撞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节省航空航天行业 18% 以上的测试费用。同时,假人系统正在配备生物识别传感器,以便电信公司可以在设备受到撞击时检查其强度。测试中心的金融项目也在使用生物识别假人来规避紧急情况下的风险。此外,以 5.50% 的复合年增长率来看,这些发展意味着该行业将在 2032 年之前保持强劲增长。
趋势 |
行业 |
公司 |
结果/统计数据 |
---|---|---|---|
智能材料 | 制造业 | 西门子 | 结构反馈精度提高 24%(西门子研发,2024 年) |
AI 传感器 | 汽车 | 福特 + Humanetics | 行人碰撞准确率提高约 27%(Humanetics,2023 年) |
生物特征数据集成 | 电信 | 爱立信 | 可穿戴设备冲击韧性测试提升超过 16%(爱立信,2023 年) |
数字孪生建模 | 航空航天 | 波音公司 | 实体碰撞测试成本降低20%(波音公司2023年年报) |
3D打印器官 | 汽车 | 通用汽车 | 胸部损伤预测准确率提高30%(通用汽车2023年安全报告) |
碰撞测试假人市场的绿色转型
生产碰撞测试假人的公司正在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使其生产活动更加环保。如今,企业正在提升其可持续性,以满足环境法规的要求,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帮助企业在更长时期内更高效地管理工作。例如,Humanetics 去年凭借更完善的生产实践和太阳能,成功减少了 11% 的碳排放量。西门子股份公司也计划到 2022 年将其 48% 以上的能源使用转换为风能,从而帮助其实现到 203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该社会影响力平台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欧盟绿色协议的目标一致。这对这些企业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节省成本并赢得客户信任。此外,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公司 |
可持续发展指标 |
2030 年目标 |
业务影响 |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超过 45% 的能源来自风电 (2022) | 100% 可再生能源 | 29% 的二氧化碳足迹减排 |
Humanetics | 碳排放量减少约 11% (2023 年) | 净零排放 | 能源成本节省超过 5% |
Autoliv | 59% 的设施使用可再生能源 (2023 年) | 碳中和生产 | 收入增长约 3.4% |
ZF 集团 | 自 2021 年以来排放量减少约 14% | 实现气候中和2040 | OEM合同增加 |
Cellbond | 工业废弃物减少超过2% (2023) | 废弃物减少超过6% | 材料成本节省约5% |
碰撞测试假人市场价格趋势及影响分析 (2020-2024)
过去五年,由于材料、机械以及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发展,全球碰撞测试假人市场价格波动。由于不同地区的法规、劳动力价格和新技术采用率不同,这些年来生产成本和价格也随之波动。由于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北美的产品价格变得更便宜。而欧洲由于有了更好的仿真软件,节省了原型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测试和安全费用的增加,亚太地区的费用也随之增加。
碰撞分析云解决方案的引入和 5G 的改进影响了全球成本结构。由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在 2023 年制定了新的传感器校准标准,北美的成本将上涨约 7%。与此同时,由于使用了更多的数字孪生仿真,欧洲的价格下降了 8% 以上。此外,亚洲汽车成本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亚洲加大了对智能汽车技术的研发力度。下表显示了不同地区每年的价格变化以及某些技术驱动因素的影响。
区域价格趋势和技术影响(2020-2024)
地区 | 2020 年价格(美元) | 2024 年价格(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 | 技术影响力 | 显著影响 |
北部美国 | 94,000 美元 | 85,000 美元 | -2.0% | AI 集成制造 | 装配时间缩短 9%(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23 年) |
欧洲 | 100,000 美元 | 90,000 美元 | -2.5% | 数字孪生仿真 | 原型制作成本节省 15.9%(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2024 年) |
亚洲太平洋地区 | 77,000 美元 | 91,000 美元 | +4.0% | 5G 车载通信研发 | 研发成本上涨超过 16%(日本交通部,2024 年) |
全球平均水平 | 91,667 美元 | 90,000 美元 | -0.46% | 技术影响参差不齐 | 由于技术补偿,价格趋于稳定 |
挑战
- 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对亚太地区知识产权盗窃的担忧,以及美国对传感器技术的出口限制,将影响市场发展。世界贸易组织 (WTO) 报告称,超过 24% 的知识产权纠纷涉及汽车技术。
- 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由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等严格的数据法律的存在,产品发布被推迟。例如,印度 2022 年的《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DPDP Act) 导致产品发布推迟了六个月,企业损失超过 100 万美元。
碰撞测试假人市场:关键见解
报告属性 | 详细信息 |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4.9%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年) |
1.255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2.381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碰撞测试假人分割
类型(成人假人、儿童及婴儿假人、行人假人)
到2037年,成人假人市场预计将占据44%的碰撞测试假人市场份额。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对精确碰撞模拟程序的需求。在美国,由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024年正面碰撞测试的实施,成人假人的需求增长了约14%。该测试要求在全正面碰撞模拟中使用假人,以确保车辆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乘员或车外人员造成的生命损失或重伤。此外,在履行法律义务的同时,像 Humanetics 这样的公司也能从这些政策中获得经济利益。
应用(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行人碰撞测试)
在预测期内,正面碰撞测试在碰撞测试假人市场中的份额预计将达到约 39%。该领域的增长可以归因于汽车产量的增加以及强调乘员安全的严格法规。例如,由于电动汽车安全法规的出台,美国交通部声称到 2024 年,正面碰撞测试的数量将增加 10%。此外,正面碰撞测试的发展也受到法规对乘员安全的重视以及汽车产量增长的推动。由于电动汽车安全法规的出台,美国交通部声称到2024年正面碰撞测试将增加10%。此外,中国工信部已投资2900万美元用于建设正面碰撞测试设施。
我们对全球高性能碰撞测试假人市场的深入分析涵盖以下细分市场:
类型 |
|
应用 |
|
最终用户 |
|
技术 |
|
材料 |
|
测试环境 |
|

Vishnu Nair
全球业务发展主管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碰撞测试假人行业 - 区域概况
北美市场预测
预计到2037年,北美碰撞测试假人市场将占据最大份额,达到37.2%,复合年增长率为2.6%。该地区市场有望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严格的安全措施的实施以及先进ICT技术的日益普及。例如,加拿大ISED将在2024年为5G假人提供670万美元的资金。此外,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也刺激了市场需求。包括人工智能传感器和虚拟仿真在内的持续技术趋势将继续刺激市场持续增长。
此外,美国市场正受到监管要求和创新的引领。例如,超过15%的制造商应用了配备人工智能的传感器,将测试时间缩短了24%。此外,电动汽车的快速生产也刺激了对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假人的需求。美国拥有强大的研发生态系统和监管体系,强调安全性,这推动了对专用碰撞假人的需求。
亚太市场预测
预计到 2037 年,亚太碰撞测试假人市场将占据 25% 以上的份额,2025 年至 203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2%。这一增长可归因于汽车行业的扩张、安全合规法规的制定,以及包括 5G 和 AI 传感器在内的 ICT 技术的最新发展。例如,从 2011 年到 2021 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增长了 160% 以上。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为传感器增值提供了约 1900 万美元的资金。事实上,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支持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用于建模,并将另外10%的测试设施纳入信息通信技术。 到2037年,凭借其庞大的汽车产量和对ICT(信息通信技术)的投入,中国将在亚太地区碰撞测试假人市场占据最高收入份额。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计划在2024年出台新规,要求生产商使用精密假人进行测试,这将使此类假人的使用率提高29%。新兴的5G测试需求将有助于碰撞测试期间的实时分析。工信部推动的安全法规也支持生物仿真碰撞测试假人的采用。此外,政府对ICT(信息通信技术)的资助将支持市场的增长。像奥托立夫这样的公司正在利用集成人工智能的假人来提高安全性并缩短测试时间。此外,中国在碰撞测试假人市场的领导地位建立在其强大的监管框架和基础设施之上,这些确保了其在未来的持续领导地位。

主导碰撞测试假人市场的公司
- 公司概况
- 业务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布局
- SWOT 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进步,美国的Humanetics、Autoliv等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碰撞测试假人行业中成为领导者。欧洲公司(例如 Cellbond 和 Kistler)与日本的 JASTI 和印度的 ARAI 正在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以提高准确性和合规性。
全球 15 大碰撞测试假人制造商(2037 年)
公司名称 |
原产国 |
预计市场份额(2037 年) |
奥托立夫公司 |
美国 |
14% |
卡尔斯潘公司 |
美国 |
7% |
奇石乐控股股份公司 |
瑞士(欧洲) |
6.6% |
Cellbond Ltd. |
英国(欧洲) |
9.2% |
Humanetics Innovative Solutions Inc. |
美国 |
19% |
JASTI 有限公司 |
日本 |
XX% |
4activeSystems GmbH |
奥地利(欧洲) |
XX% |
协和电子仪器株式会社 |
日本 |
XX% |
DTS(多元化技术系统) |
澳大利亚 |
XX% |
现代摩比斯有限公司 |
韩国 |
XX%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韩国 |
XX% |
印度汽车研究协会 (ARAI) |
印度 |
XX% |
塔塔 Elxsi 有限公司 |
印度 |
XX% |
MyTest 私人有限公司 |
马来西亚 |
XX% |
MDEC 技术解决方案 |
马来西亚 |
XX% |
以下是市场竞争格局中几个重点关注的领域:
最新发展
- 2024年4月,Humanetics宣布推出女性专用THOR假人THOR-5F,配备120多个传感器,旨在解决女性在碰撞测试中历来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 2024年,Humanetics宣布将通过整合3D打印技术扩展制造工艺。该公司致力于打造更经济实惠、更耐用的碰撞测试假人,以满足各种测试需求。
- Report ID: 1694
- Published Date: Jun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