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市場展望:
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5年超過31.4億美元,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815.5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6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38.5%。預計到2026年,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規模將達到42.3億美元。
關鍵 人形機器人 市場洞察摘要:
區域亮點:
- 北美在人形機器人市場中佔據 59.8% 的份額,這得益於勞動力短缺,並將在 2026 年至 2035 年期間推動創新。
- 到 2035 年,亞太地區人形機器人市場將迎來大規模成長,這得益於對自動化的高度重視以及先進技術的日益普及。
細分市場洞察:
- 預計到 2035 年,人形機器人市場中雙足機器人的份額將超過 52.3%,這得益於人們對雙足移動性在人類環境中導航和執行複雜任務方面的強烈偏好。
- 教育和娛樂領域預計將在 2026 年至 2035 年期間實現大幅增長,這得益於人形機器人在互動和個性化體驗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
關鍵成長趨勢:
- 勞動力短缺加劇
- 自動化需求不斷成長
主要挑戰:
- 初始投資高且技術限制
- 缺乏基礎設施和監管規範
- 關鍵人物: Boston Dynamics, Hanson Robotics, UBITECH ROBOTICS CORP LTD, PAL Robotics, Apptronik, Agility Robotics, Blue Frog Robotics, Xiaomi, Furhat Robotics, Engineered Arts, SoftBank Corp, Honda Motor Co., Ltd., Kawada Robotics,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and RoboGarage.
全球 人形機器人 市場 預測與區域展望:
市場規模及成長預測:
- 2025 年市場規模:31.4 億美元
- 2026 年市場規模:42.3 億美元
- 預計市場規模:2035 年將達到 815.5 億美元
- 成長預測:38.5% 複合年增長率 (2026-2035)
主要區域動態:
- 最大地區:北美(到 2035 年,份額將達到 59.8%)
- 成長最快的地區:亞太地區
- 主要國家: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
- 新興國家: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
Last updated on : 26 August, 2025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及其在教育、娛樂、個人協助和護理、公共關係、研究、太空探索和救援等領域日益增長的應用潛力,人形機器人正迅速受到關注。這些機器人配備了人工智慧、系統感測器、機器人技術和材料,能夠以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機動性和更強的適應性執行複雜任務。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幾家主要參與者正在開發先進的人形機器人,使其非常適合為人類設計的環境。例如,2024年11月,由Reliance投資的機器人新創公司Addverb Technologies宣布,計劃在2025年推出下一代人形機器人,該機器人將配備先進的人工智慧,能夠處理來自音訊、視覺和觸覺輸入的大量多模態數據。
預計在預測期內,接待員、客服人員和銷售代表等不同類型的人形機器人將用於與客戶互動,從而推動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成長。此外,政府支持機器人技術和其他先進技術部署的措施預計將進一步促進人形機器人的銷售。

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勞動力短缺加劇:許多國家勞動力短缺,人口老化加劇,導致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多地用於個人協助和護理,尤其是在醫療保健和護理中心。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20年全球約有13.5%的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預計2050年將增加22%。最新的創新之一是推出一款名為「自主家用雙工機器人」(ADAM)的老年護理機器人,它可以幫助患者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動。該產品由卡洛斯三世大學和Robotnik公司合作開發。
- 自動化需求不斷增長:由於製造業、物流業和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預測期內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將以快速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這些產業正在整合人形機器人技術,以提高效率並減少對人類的依賴。此外,增強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演算法使這些機器人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改善互動並適應特定的環境。
挑戰
- 高昂的初始投資和技術限制:儘管人形機器人在多個垂直領域迅速發展,但其設計和製造涉及人工智慧、感測系統和機器人等先進技術。這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此外,它還需要及時維護,這無疑會增加成本。許多中小型企業可能無法負擔這方面的費用,導致其在預測期內的採用率較低。此外,人工智慧在理解複雜人類行為和情感方面的能力有限,這限制了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成長。
- 缺乏基礎設施和監管規範: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經濟體,缺乏資金和合適的基礎設施來部署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先進技術。這可能會抑制人形機器人市場未來的成長。此外,缺乏全球標準和監管框架也會限制其在公共服務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的應用。
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及預測: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5 |
預測期 |
2026-2035 |
複合年增長率 |
38.5%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5年) |
31.4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5 年) |
815.5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人形機器人市場細分:
運動類型(雙足,輪式驅動)
根據運動類型,預計到 2035 年底,雙足機器人將佔據人形機器人市場 52.3% 以上的份額,這是因為人們傾向於雙足移動,以便高效地導航人類空間並以最高精度執行複雜任務,而且雙足機器人在不同行業執行多項任務的可用性不斷提高。雙足人形機器人整合了認知能力,以增強自主性和適應性。市場上的製造業巨頭正專注於開發先進的雙足人形機器人,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雙足領域的最新發展之一是 Mentee Robotics 於 2024 年 4 月推出了一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人形機器人原型。原型展示了複雜任務完成的端到端週期,例如導航、運動、場景理解、抓取、物件偵測、定位和自然語言理解。
應用(教育與娛樂、個人協助與照護、公共關係、研究與太空探索、搜救、其他)
2024 年至 2035 年間,人形機器人市場中的教育和娛樂部分預計將以約 44.7% 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這一增長可歸因於教育和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在互動課程、語言學習輔助和個人化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形機器人作為陪伴者和互動表演者與主題公園和活動的日益融合。多家公司正在投資研發活動,以在這兩個領域開發和推出人形機器人。例如,2023 年 4 月,Maker Labs 宣布推出印度首款 AI 教師機器人,將為教育系統帶來突破性的變革。據該公司稱,該機器人旨在徹底改變學習體驗,並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創建個人化課程。
我們對全球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成分 |
|
運動類型 |
|
應用 |
|

Vishnu Nair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人形機器人市場區域分析:
北美市場
預計到2035年,北美產業將佔據59.8%的市場收入份額。這一增長可歸因於製造業、物流業和醫療保健業等多個行業的勞動力短缺、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產品上市數量的增加。此外,尖端研發設施的出現以及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預計將增強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創新。
美國在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其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將推動老齡化人口的成長,並促進人形機器人在老年人護理、患者監護和康復領域的廣泛應用。此外,美國政府和國防部正在提供適當的資金來促進這些機器人的創新。
在加拿大,由於多倫多和蒙特婁擁有強大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多個產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政府為部署先進機器人提供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優惠舉措,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將蓬勃發展。
亞太市場統計
預計亞太地區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2025年至2035年間實現大幅成長,這得益於多個行業對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高度關注、先進技術的日益普及,以及人形機器人在個人助理、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展。中國、印度和韓國的企業預計將投資新型人形機器人的開發。
中國是先進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重要創新中心。人口老化加劇、製造業和物流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人們對智慧家庭和個人助理領域人形機器人日益增長的興趣,預計將推動這些機器人在中國的銷售。中國領先的製造業巨頭正利用尖端技術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創新。小米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人形機器人CyberOne就是一個例子。這款機器人支援雙足運動姿勢平衡,並能夠識別人類情緒。
印度人形機器人市場可望進一步擴大,這得益於各行各業對人形機器人的日益普及、政府的支持和推廣,以及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 2024年2月,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宣布計畫將人形機器人Vyommitra發射升空,並於2025年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人形機器人市場主要參與者:
- 波士頓動力公司
- 公司概況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影響力
- SWOT分析
- 漢森機器人
- 優必達機器人公司
- PAL機器人
- Apptronik
- 敏捷機器人
- 藍蛙機器人
- 小米
- Furhat機器人公司
- 工程藝術
- 軟銀公司
- 1X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川田機器人公司
- 豐田汽車公司
- 機器人車庫
最新動態
- 2024 年 10 月,特斯拉 宣布推出 Optimus,這是一款可以協助人類完成日常任務的人形機器人。
- 2024 年 8 月,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先驅 1X 宣布推出 NEO Beta,這是其雙足機器人模型的原型,專為家庭使用而設計。新推出的 NEO Beta 超越了傳統的僵硬機器人,可以安全地在人群中工作。
- 2024 年 7 月,NVIDIA 宣布計劃透過推出用於機器人模擬和學習的 NIM 微服務和框架以及用於處理多階段機器人工作負載的 NVIDIA OSMO 編排服務,在全球範圍內加速人形機器人的發展。
- Report ID: 6741
- Published Date: Aug 26,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
- 获取特定细分市场/地区的详细见解
- 咨询适用于您行业的报告定制服务
- 了解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的特价方案
- 请求报告关键发现的演示
- 了解报告的预测方法
- 咨询购买后的支持与更新
- 了解公司层级情报的附加内容
是否有特定的數據需求或預算限制?
常见问题 (FAQ)
人形機器人 市场报告范围
版权所有 © 2025 Research Nester。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