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展望:
航太增材製造市場規模在2025年超過76.8億美元,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344.7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2026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6.2%。預計到2026年,航空航太增材製造的產業規模將達到88億美元。
關鍵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 市場洞察摘要:
區域亮點:
- 北美佔據航空航天增材製造市場38.5%的份額,這得益於大規模航空航天投資和政府對增材製造的支持,確保了2026年至2035年期間的強勁增長。
- 預計亞太地區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將在2026年至2035年期間快速成長,這得益於不斷增長的航空旅行需求和本土飛機項目。
細分市場洞察:
- 預計到 2035 年,引擎細分市場將佔據 43.3% 的市場份額,這得益於積層製造技術能夠生產複雜、高性能的航空航太引擎零件。
- 預計到 2035 年,太空船細分市場將佔據 71.50% 的市場份額,這得益於對輕量化、經濟高效零件的需求。
關鍵成長趨勢:
- 3D列印技術的進步
- 航空航太和國防投資不斷增加
主要挑戰:
- 初始投資成本高
- 認證與法規遵循
- 關鍵人物: GE Aerospace, 3D Systems Inc., CRP Technology SRL, Concept laser GMBH I, Eos, CRS Holdings Inc., Optomec, Stratasys Ltd.
全球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 市場 預測與區域展望:
市場規模及成長預測:
- 2025 年市場規模:76.8 億美元
- 2026 年市場規模:88 億美元
- 預計市場規模:2035 年將達到 344.7 億美元
- 成長預測:複合年增長率 16.2% (2026-2035)
主要區域動態:
- 最大地區:北美(到 2035 年,份額將達到 38.5%)
- 成長最快的地區:亞太地區
- 主要國家: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
- 新興國家: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
Last updated on : 26 August, 2025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主要成長動力是對輕型和節油飛機日益增長的需求。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利用鈦和複合材料生產輕型零件。使用這些材料有助於製造更輕的飛機,從而提高燃油效率並降低排放。美國能源部指出,以高強度鋼、鋁或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複合材料取代重型鋼部件,可將零件重量減輕10%至60%。因此,對更輕型飛機部件以提高燃油效率的需求是一個重要的成長動力。
推動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發展的關鍵趨勢是,航空航太公司專注於永續生產以滿足全球排放法規。這導致對積層製造機器的需求增加。 《經濟複雜性觀察報告》指出,積層製造機器在2022年成為全球第328大貿易產品,其貿易總額達121億美元。除貿易外,積層製造機器的出口額也成長了8.2%,從2021年的112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21億美元。此外,這些機械的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0.051%。減少材料浪費和降低能耗使積層製造更加環保,從而推動了市場成長。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3D列印技術的進步:先進的金屬和聚合物3D列印技術包括選擇性雷射熔化(SLM)和電子束熔化(EBM)。這些技術能夠生產高精度、高精準度的航空航太零件。此外,多材料列印和混合製造領域的創新拓展了3D列印技術的可能性。積層製造能夠製造出傳統方法無法製造的複雜輕量化結構。 2024年9月,SpaceX與Velo3D簽署了一份價值800萬美元的3D列印協議,旨在提升積層製造技術在航空航太領域的角色。此次合作徹底改變了太空船和火箭的設計方式,推動了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擴張。
- 增加航空航太和國防投資:各國政府和私人航空航太公司正在投資增材製造技術,用於軍用和商用飛機、衛星以及太空探索。美國國防部 (DoD)、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空中巴士和波音公司正在廣泛使用積層製造技術製造太空船零件。例如,2024 年 3 月,通用電氣航空航太公司 (GE Aerospace)投資 6.5 億美元,用於升級其在美國 14 個州的製造設施,以提高產量。此外,該公司還為運行增材製造設備的設施撥款超過 1.5 億美元,並為美國境內的設施和供應商合作夥伴撥款 5.5 億美元。這些對製造設施的投資提升了製造工藝,並為商業和國防客戶提供了支援。
- 3D列印在太空探索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太空任務需要輕量化、堅固耐用且可自訂的小批量組件。 3D列印技術廣泛應用於火箭發動機、衛星支架和太空製造。 NASA、SpaceX和Blue Origin等公司將3D列印應用於火箭發動機、衛星零件和太空艙,以降低成本並提升性能。例如,NASA於2024年開發了一款3D列印天線,並於2025年1月成功研發,為從太空向地球傳輸科學數據提供了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此天線增強了探索任務的通訊能力。由於太空任務對重量極為敏感,採用先進的積層製造技術可以維持良好的強度重量比。
挑戰
- 初始投資成本高:工業級金屬3D列印機和航太認證材料設備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中小型航空航太公司難以負擔技術成本,從而限制了其應用。此外,粉末和聚合物等航空航天級材料的供應有限,這減緩了材料創新,並限制了製造商的設計靈活性。
- 認證與法規合規性:航空航太零件必須符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歐洲航空安全局 (E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和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ASTM) 制定的極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標準。 3D 列印零件的認證流程複雜且耗時。因此,製造商很難將新零件應用於商用和軍用飛機。此外,這還會減緩其應用速度、增加成本,並將積層製造的應用限制在非關鍵零件上。例如,波音和空中巴士已成功推出 3D 列印的客艙和結構部件,但由於監管問題,其在引擎和機身的全面應用仍然有限。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規模與預測: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5 |
預測期 |
2026-2035 |
複合年增長率 |
16.2%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5年) |
76.8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5 年) |
344.7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細分:
應用(引擎、結構)
到 2035 年,發動機航空增材製造市場預計將佔據超過 43.3% 的收入份額。積層製造正在透過生產以前難以製造的複雜高性能零件來改變航空發動機領域。最近的進展使得 3D 列印零件成功整合到飛機引擎中,從而增強了設計、效率和性能。一個值得注意的進展是 SpaceX 於 2024 年 8 月使用積層製造技術。 SpaceX 使用積層製造簡化了 Raptor 3 的設計。積層製造用於更有效率地生產複雜零件,從而減少了零件數量並提高了引擎性能。此外,現代飛機引擎現在採用積層製造生產的零件,例如燃油噴嘴、熱交換器、感測器外殼和導流板。積層製造在航空航太推進系統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從而帶來了更有效率、更可靠的引擎。
平台(太空船、飛機和無人機)
2035年底,太空船領域預計將佔據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約71.5%的份額。這一增長可歸因於衛星、太空探測器和載人任務對輕質、高強度且經濟高效的部件的需求。航空航太領域的積層製造技術能夠開發原型和複雜的太空船結構。積層製造技術的應用減少了材料浪費並縮短了製造時間。 NASA、ESA、JAXA等航太機構以及Space X、Blue Origin和Rocket Lab都將積層製造技術應用於引擎、天線和太空製造系統。
我們對全球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應用 |
|
平台 |
|
科技 |
|
材料 |
|

Vishnu Nair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區域分析:
北美市場分析
預計到 2035 年底,北美在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收入份額將達到 38.5% 左右。該地區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這得益於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通用電氣航空航天等航空航天公司的重大投資。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正在利用積層製造技術製造更輕、更有效率的飛機和太空船零件。公司越來越多地使用 3D 列印來製造渦輪零件和結構零件,以幫助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隨著金屬積層製造的不斷進步和政府的支持,北美仍然是航空航太 3D 列印創新的全球領導者。根據歐洲專利局的報告,北美的安裝量最高,約佔全球安裝的所有工業積層製造系統的 34.9%。
由於國防開支增加、商用航空需求增加以及太空探索計劃的推進,美國航空航天增材製造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SpaceX和Relativity Space等公司正率先推出全3D列印火箭引擎和運載火箭,以縮短生產時間和降低成本。此外,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國防部正在加快增材製造認證流程,以使其在軍用和民用飛機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憑藉強大的增材製造新創企業、研究機構和政府支持,美國在航空航太3D列印創新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受研究、永續航空和太空技術投資的推動,加拿大的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正在不斷擴大。根據加拿大創新、科學與經濟發展部發布的 2024 年報告,加拿大的航空航太業是最具創新性和出口驅動力的產業之一,為 GDP 貢獻了近 289 億美元,並為經濟提供了超過 218,000 個就業機會。此外,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 正透過與產業領袖合作開發下一代航空航天材料,支持積層製造的進步。此外,加拿大投資 3.5 億美元支持其新的永續航空技術倡議 (INSAT),以實現綠色產業轉型,也推動了航空航太業的發展。此外,加拿大專注於輕量化設計、燃油效率和減少排放,正在加強其在航空航太 3D 列印創新中的作用。
亞太市場分析
預計到2035年,亞太地區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將快速成長,這得益於不斷增長的航空旅行需求、本土飛機計畫以及太空探索的推動。印度、中國和日本正在投資積層製造,用於下一代戰鬥機、商用飛機和衛星生產。航空航太製造公司AVIC和HAL India正在整合3D列印技術,以提升飛機性能並縮短生產時間。在政府的積極推動和私營部門日益增多的參與下,亞太地區正逐漸成為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關鍵參與者。歐洲專利局的報告指出,亞太地區佔全球積層製造安裝量的28.4%。
由於政府支持的國防項目、民航業的成長以及太空探索計劃,中國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正在不斷擴張。中國企業正在利用積層製造技術開發戰鬥機零件、火箭發動機和太空船結構。此外,歐洲專利局的報告顯示,光是中國就佔了亞太地區積層製造系統總安裝量的10%。此外,中國的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正在利用3D列印技術開發輕量化、高強度的零件,以應對深空探索的嚴苛條件。這些進步得益於國家巨額投資和先進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
在本土國防計畫、商業航空和太空研究的推動下,印度的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正在成長。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表示,預計到 2030 年,印度將超過中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航空客運市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等組織正在將積層製造用於戰鬥機零件、火箭發動機和衛星零件。 Skyroot Aerospace 和 Agnikul Cosmos 等新創公司也正在向 3D 列印火箭發動機邁進,以實現經濟高效的發射。此外,透過「印度製造」計畫和私營部門的合作,印度正在提升其航空航太增材製造能力。 IBEF 2024 報告進一步指出,由於印度航空航太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到 2042 年飛機數量將達到 2,200 架。航空旅行的成長直接影響更多飛機的生產,最終導致在製造過程中更多地使用航空航天添加劑。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主要參與者:
- 阿卡漢公司
- 公司概況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影響力
- SWOT分析
- 通用電氣航空航太
- 3D系統公司
- CRP技術有限公司
- Concept laser GMBH I
- 厄俄斯
- CRS控股公司
- 奧普托麥克
- Stratasys有限公司
- 艾克索內
- SLM解決方案集團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領導企業包括通用電氣航空航太、波音和空中巴士。這些公司依靠積層製造技術製造引擎零件、結構件和節油設計。洛克希德·馬丁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則將增材製造技術應用於高超音速飛行器和衛星。此外,透過持續創新和策略合作,這些公司正在塑造航空航太增材製造的未來。以下是航空航太增材製造市場的一些領導者:
最新動態
- 2025年1月,EOS 和 6K Additive 獲得了 210 萬美元的資助,用於永續增材製造專案。該專案使用 6K Additive 的鈦粉,該粉末採用其 UniMelt 微波等離子反應器製造,比傳統方法節能 73% 以上,碳排放量降低 78%。
- 2024年1月,空中巴士公司為歐洲太空總署 (ESA) 開發了 首台太空金屬 3D 列印機。這台印表機在國際太空站 (ISS) 哥倫布站進行了測試,徹底改變了太空製造流程以及未來的月球任務。
- Report ID: 7221
- Published Date: Aug 26,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
- 获取特定细分市场/地区的详细见解
- 咨询适用于您行业的报告定制服务
- 了解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的特价方案
- 请求报告关键发现的演示
- 了解报告的预测方法
- 咨询购买后的支持与更新
- 了解公司层级情报的附加内容
是否有特定的數據需求或預算限制?
常见问题 (FAQ)
航空航太增材製造 市场报告范围
版权所有 © 2025 Research Nester。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