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至 2037 年全球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36.6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将超过1845.8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即2025年至203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35.2%。预计到2025年,自动送货机器人的行业规模将达到60.1亿美元。
市场的增长可以归因于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最后一英里”配送需求的激增。例如,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2021 年发布的数据,43 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各类企业实现了 25 万亿美元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各大零售商正在与自动送货机器人供应商合作,将机器人引入城市地区,提升消费者体验。
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步也促进了市场的增长。这些技术的融合增强了机器人的决策和导航能力,这使得机器人甚至可以大规模部署。例如,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实时优化路线,并将配送时间缩短 20.5-26%。

自动送货机器人行业: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据世界经济论坛称,到 2030 年,劳动力短缺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 8.6 万亿美元的损失。劳动力短缺迫使企业将自动化和机器人纳入其服务,作为一种可持续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机器人可以部署到新的地点,避免招聘延迟。Nuro、Starship、Amazon Scout 等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 (ADR) 可以在城市地区、医院和校园运营,减少对人工配送员的依赖。此外,机器人能够全天候提供服务,无需病假或休息。
- 城镇化和智慧城市计划的推进:各国政府正在将自动送货机器人纳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中。迪拜和新加坡被誉为世界上最智慧的城市,已授权试行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除此之外,在美国,包括佛罗里达州和弗吉尼亚州在内的近20个州已允许使用人行道机器人。这些自主机器人已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厚的增长机会。
- 不断加大采用可持续环保解决方案的力度:主要市场参与者正在采用节能解决方案,以减少碳足迹并符合全球气候目标。随着智能实践(例如通过自主机器人送货)的加入,公司正在提升其品牌价值,从而带来收入增长。根据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数据,到2024年8月,使用ADR可以减少16.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9%的交通拥堵。各种餐饮服务企业也正在采用自动配送机器人 (ADR),以便高效地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配送。
车轮上的绿色科技:自动配送机器人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
全球自动配送机器人市场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许多公司选择环保做法来减少碳足迹。在精简物流、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拥抱循环经济以实现环境目标方面进行战略投资,对于创造积极的品牌价值至关重要。自动配送机器人能够通过优化路线和使用电力推进来减少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由于ADR体积小巧,可以消除交通拥堵问题,并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公司正在采用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 ADR 模型,其噪音污染极低。
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举措
公司 | 可持续发展举措 | 目标与愿景 (2030) | 对业务的影响 |
亚马逊 | 到2022年,签订15.6吉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同 | 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 提升品牌价值;在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
京东 | 超过1.1亿份绿色订单;减少供应链排放约464吨。 | 拓展绿色生态系统;完善碳包容机制;支持中国绿色转型。 | 通过可持续发展项目提升消费者参与度。 |
Starship Technologies | 自2018年以来,英国碳排放量减少超过320,100公斤 | 到2030年,通过零排放配送机器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减少。 | 成为可持续“最后一英里”配送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
DHL集团 | 部署了6,200辆电动自行车、13,510辆电动三轮车和23,100辆电动货车 | 致力于实现零排放物流运营。 | 显著减少碳足迹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加速自主配送机器人的创新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融合正在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来改变自动配送机器人市场。各种市场参与者正在采用这些技术来加快设计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体验。这些技术被用于顺畅避障和有效规划路线。各种机器学习功能对车辆检测和实时道路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此外,电气电子工程研究所在2023年表示,通过人工智能融入强化学习可将碰撞率降低4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在自动配送机器人中的集成
公司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集成 | 成果 |
亚马逊 | 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仓库自动化和视觉辅助包裹检索系统,以增强包裹分拣和检索流程。 | 实现了配送时间和成本的 26% 缩减。 |
京东 |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实时配送路线优化和预测分析,以管理库存和需求预测。 | 实现了物流成本降低 32%。 |
Starship Technologies |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升机器人导航和避障能力。 | 提升配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
挑战
- 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自主配送机器人依赖于实时数据收集,例如客户和位置的详细信息。市场参与者还必须遵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美国)和《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案》(印度)。
- 缺乏全球标准化:这对制造商、物流供应商和监管机构来说是一个突出的挑战。由于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最后一英里配送机器人在部署和互操作性方面面临挑战。不同地区在道路通行、限速和责任方面有不同的规定。
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关键见解
报告属性 | 详细信息 |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35.2%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年) |
36.6亿美元 |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7 年) |
1845.8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自主送货机器人细分
终端用户(电商及零售、医疗保健、酒店、物流及仓储)
预计到 2037 年,电商领域将占据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的最高收益。预计到 2037 年,该领域将占据 38.5% 的收入份额。电商领域的巨头们正在优先考虑成本效益高的最后一英里配送。自动机器人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和缩短配送时间,满足了这一需求。例如,亚马逊在其门店中使用了近 750,100 台机器人来实现运营现代化。此外,全球各国政府正在协助自动送货机器人的整合,以降低环境影响并改善城市物流。此外,在新加坡,OTSAW 开发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 Camello 机器人,用于向居民配送食品杂货。此外,美国零售联合会 (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报告称,为满足电商领域日益增长的当日送达需求,自动化领域的投资呈指数级增长。
类型(最后一英里配送机器人、邮政配送机器人、食品和饮料配送机器人)
由于疫情后非接触式配送需求激增,最后一英里配送机器人预计将占据自主配送机器人市场份额的 46%。这一增长也归因于劳动力短缺的加剧以及对环保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此外,Research Nester 估计,使用最后一英里配送机器人可以将整体最后一英里配送成本的劳动力成本降低 61%。在美国,根据白宫倡议,美国将在 2023-24 年间为自主物流提供 5100 万美元的拨款。此外,世界经济论坛表示,ADR车队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2%。这些因素正在刺激对最后一英里配送机器人的需求,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丰厚的增长机会。
我们对全球自动配送机器人市场的深入分析涵盖以下细分领域:
类型 |
|
最终用户 |
|
技术 |
|
有效载荷能力 |
|
组件 |
|

Vishnu Nair
全球业务发展主管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自动送货机器人行业-区域分析
北美市场分析
北美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占据最大收益份额,达到34.9%,2024年至203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7%。市场增长可归因于先进的ICT基础设施和不断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此外,该地区的跨境贸易活动日益增多,ADR已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领先的企业正在采用机器人进行便捷的配送,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在美国,物流数字化的日益普及和有利的监管政策推动了市场增长。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称,一项扩展的高速互联网计划将于2023年启动,覆盖超过2050万户家庭。该计划预计将促进数字平台的发展,使其成为自动送货机器人服务的基础。此外,美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5G部署,并利用智能路由技术和实时导航技术。由于对初创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者对高科技的采用,美国也占据主导地位。
欧洲市场预测
预计欧洲市场将占据全球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31.9%的收入份额,其中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北欧国家的贡献尤为突出。随着城市电子商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绿色物流要求的激增,欧洲市场正在经历显著增长。该地区正在广泛采用监管标准化措施并扩展5G基础设施。这促进了零售和邮政等各大重要行业对机器人部署的需求。 英国和德国正在大力投资,以实现各自国家的最后一英里自动化。2024年,德国在ADR方面的支出达到39亿美元,彰显了政府的巨大努力。在物流数字化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市场也蓬勃发展。此外,英国政府拨出了至少4%的数字基础设施预算,以帮助众多企业轻松采用ADR。政府还采取了智能出行补助金和试点项目等优惠举措,以推动ADR在该国的普及。

主导自动送货机器人领域的公司
- 公司概况
- 商业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业务
- SWOT 分析
随着老牌巨头、IT 巨头和新进入者纷纷投资电气化和氢能技术,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迅速演变。市场主要参与者专注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满足严格的监管规范和消费者需求。这些主要参与者正在采取多种策略,例如并购、合资、合作以及推出新产品,以增强其产品基础并巩固其市场地位。
公司名称 |
原产国 |
成立于。市场份额 (2037) |
Starship Technologies |
爱沙尼亚(欧洲) |
14.2% |
Nuro Inc. |
美国 |
12.7% |
京东物流 (JD.com) |
中国 |
11.5% |
亚马逊机器人 (Amazon) |
美国 |
10.3% |
Kiwibot |
美国 |
6.8% |
松下公司 |
日本 |
xx% |
Neolix |
中国 |
xx% |
Ottonomy.IO |
印度 |
xx% |
BoxBot |
美国 |
xx% |
Cleveron |
爱沙尼亚(欧洲) |
xx% |
Yujin Robot |
韩国 |
xx% |
Robomart |
美国 |
xx% |
ZMP Inc. |
日本 |
xx% |
XY Sense |
澳大利亚 |
xx% |
Robopreneur Sdn Bhd |
马来西亚 |
xx% |
以下是自动送货机器人市场中每家公司所涵盖的领域:
最新发展
- 2024年4月,Nuro 与7-Eleven携手,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扩展了其R2机器人送货服务。受非接触式便利店送货需求增长的推动,该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的送货量飙升了41%。
- 2024年3月,Starship Technologies与Safeway合作,将其机器人送货服务扩展到美国10个新城市。此次扩张使该公司的机器人车队规模增加了31%,目前运行的机器人数量超过2010台。
- Report ID: 3857
- Published Date: Jun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
有特定数据需求或预算限制?
联系我们获取定制报价,或了解我们的特别定价方案
适用于初创公司和大学